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思考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雅琴

鹰潭市余江区第五小学

摘要

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是巩固知识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添加剂,因此,教师适当地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时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素养的提升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

正文

 一、加强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意义

对小学生而言,好奇心重,容易对特别的事物感兴趣,数学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特点,从作业设计入手,借助探究性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数学思维的大门,在探究过程中积累知识、经验,锻炼数学能力,强化探究性思维。一方面,设计数学探究性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探究、推理、实践解决问题,学生的整个数学思维得到充分锻炼,这一过程也可以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进而逐步获得高阶思维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性作业设计,有助于有效衔接课堂和课后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数学学习的提质增效。当然,探究性作业也能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一)联系生活,实现数学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按照“双减”要求,作业的设计还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创新作业的类型和方式,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力所能及的调查、实践、推理,经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周长》一课后,布置“生活中的周长我来量”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用搜一搜、估一估、量一量等方法,测量并计算出生活中物体的周长。学生有的用直尺量规则物体的边的长度,再算出它的周长;有的用软尺、绳子量不规则物体的边的长,再计算周长……在动手体验、交流探讨中,不断加强对周长的认识与理解,积累活动经验。融入生活元素的有趣的实践作业,不仅丰富学生认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量感,而且促进亲子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感受作业所给予的爱的温度。

(二)通过开放性作业,提升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时,不能只凭借单纯的公式或者定律来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开放性,如果长时间使用同一个定律或者公式来让学生进行计算,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束缚,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性作业时,在问题的解答方式上不要限制范围,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就不会只局限于一种方式,而是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解答,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一种有效的促进例如,在练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梯形面积的复习,然后通过“如果不使用梯形计算公式,那么该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能不能通过三角形和正方形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这些问题便能开始自主性探究,通过计算逐渐了解到原来计算梯形的面积不仅可以通过梯形的计算公式,还可以通过三角形和正方形来计算此时,面对这种多样化的解题方式,教师要给予表扬,并阐述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计算梯形面积时为什么要用(上底+下底)×高÷2.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对于学生思维的开拓也是一种有效促进

(三)注重拓展延伸,强化学生的探究思维

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不要一味地着眼于基础内容,要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性和拓展性,进而促使学生思维不断得到强化与发展。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先可以通过一部分基础题来使学生深化巩固基础知识。比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m,它的周长是(),面积是();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倍。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师还要设计一部分探究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以此深化和拓展延伸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全面提升数学综合素养。比如: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60m,洒水的宽度是8m,洒水车行驶5min,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通过出示一些源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增长和发展,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指向操作实践

现代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认为,数学不仅是思维的科学,也是操作(实践)感知的科学。波利亚指出:“(数学)学习从行动和感受开始,再从这里上升到语言和概念,最后形成该有的心理习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包括“实践的经验”和“思维的经验”。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性作业时,要指向操作实践,引导学生以感官体验带动思维活动,充分展开探究,培养科学精神。这样的作业通常也比单纯的思维问题(任务)更具有探究性。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们可以开展实验教学,组织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等过程动手折、拼等实验操作活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教学结束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课后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四边形、六边形内角和,并完成实验记录单,分析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规律。

结束语

数学作业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切实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着眼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作业内容,帮助学生在思考探索中深化巩固所学知识,全面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并切实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顺斌,刘凌芳.把握时机按需设计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J].辽宁教育,2020(7):47-49.

[2]吴丽娜.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2020(6):35-37.

[3]王爱花.论如何有效设计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01):1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