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探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冉东阳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551400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运动技能,还要引导他们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还存在重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德育素养的培养的现象,使得体育课程无法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课程思政的出现,为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

课程思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正文

前言: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应充分显示“健体魄,强素质”的教育思想,锻炼大学生的体魄,使其拥有强健的身体和终身运动的思想观念。教师要积极发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因素,将其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完美融合,这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有着重大意义。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大多强调培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而忽略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如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进行变革,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全面培养的需求,成为当下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一次有着深远意义的改革课程思政就是将政治观念、道德意识等思想政治因素融入大学课程教学中,从而强化大学课程的整体育人作用。课程思政不是额外的课程,也不是额外的活动,而是把思政教育和大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课程思政把与思政相关的知识融入教学,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德育素养有助于学生塑造优良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课程思政将育人和育德有机融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百折不屈、奋勇向上的精神,为国家培育出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的高质量社会主义接班人[1]

2.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

2.1体育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认知

长久以来,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师把教授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作为工作的重点,对课程思政渗透体育教育的意识较弱,体育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体育技术水平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存在偏颇。

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发展与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密切相关,而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思政理论知识较为匮乏,对体育课中的思政内容研究不够深入,因而很难将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元素高度结合,致使课程思政在体育课堂上难以实施。

由于课程专业的限制,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容不够了解,各科教师之间的思政知识水平良莠不齐,使得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只注重本科目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政教育[2]

2.2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前,大部分高校对教师教学水准的评估和制定的课堂教学评分标准都侧重于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评估比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合理性进行相应的评价,但对于教师教学能否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却没有一个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此外,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比较单一将分数作为评价标准,没有从各个维度评判学生由于对思政教育没有正确的认知,致使教师在公共体育教学中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职责缺少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意识,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没有很好地提升。

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3.1强化体育教学实践

通过体育比赛、体育社团等多种形式的体育资源,按照院系、班级来组织体育活动,对体育课上教授的运动技能进行测试。鼓励大学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凭借各部门的优势,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多样化的平台,形成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

比如,在学校宣传栏或操场上张贴含有体育精神元素的图片或文化标语,激励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努力。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动作的标杆,体育教师无论是在工作中,或是在生活中都要注意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用高标准来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将课程思政内容贯彻到学科教学的

各个方面[3]

例如,通过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每学期对各种课程进行考核和评价,实现学生对纪律和规则的理解;通过轮流接受和分配体育器材、承担体育委员的职责、成立体育社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时间是九十分钟一节课,课堂内容主要为教师讲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进行动作练习、自由活动以及集合总结课堂情况。自由活动和集合总结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讨论和分享课程思政理念的绝佳机会,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向学生传输思政知识。

例如,在讲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法规时,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法的行为习惯;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可以建议学生观看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体育电视节目,观看结束后,让学生就印象最深的片段写观后感,将其纳入期末考试成绩,以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3.3使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

体育教师应深入发掘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将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并将其融入课程内容,加强体育学科素养的价值导向功能发挥体育精神。

事实上,体育课程中并不缺乏思政材料,从乒乓外交到女排精神,运动健儿们为了捍卫国家形象,顽强拼搏、挥洒汗水,不惜一切代价夺得冠军,这些都蕴含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深刻的思政意义。

此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应利用热点事例或学生喜爱的体育名人思政事迹,使学生产生共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面政治思想的影响,实现思想引领的目标。

总结: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强健体魄、加强社交和锻炼意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重体不重心”的情况,没有在课堂上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只有把高校公共体育课和课程思政相融合,才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才能最大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谷亨连.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2, 12(8):3.

[2] 卫国凯,卫国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1(24):174-176.

[3] 程亮.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思考[J].体育视野,2021(08):36-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