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水英

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禾仓小学 510925

摘要

微课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知识的重难点而制作的短小简练的微视频,其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效发挥微课的独特优势,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发现空间与图形的问题,让他们体会数学的生活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

微课 几何图形 应用

正文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包括各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我们借助微课进行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让学生学得愉快轻松。

一、微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专心讲课。《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数学最基础的知识,逐步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特别几何图形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经历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活动过程,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通过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进学习的信心。

教学《周长》一课,我利用微课特效,冲击学生的视觉,让学生“看”(看蚂蚁爬叶子一周的动画)、“指”(指出三角形的一周)、“描”(用红笔描出图形的一周)、“摸”(摸一摸数学书的一周)等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再加上微课独特的动画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图形或物体“一周”的表象的认识,揭示了新知识——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教师把抽象的概念教学融入到“玩”的乐趣中,学生边“玩”边学,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乐学的效果。

二、微课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用书》强调: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教学《三角形》,课的开始,我先出示主题图金字塔图片,让学生说说并了解有关古埃及文明史,让学生找出金字塔上的三角形,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特点稳定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这一特性,我除了让学生进行猜一猜、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还合理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特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总认为“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够拼成一个三角形”。教学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出示三组数据(每个小组准备好相应长度的绳子):3、4.、5   3、5、8   4、5、10 ,然后四人小组合作拼三角形。由于学生在操作时有误差,有的组出现了3、5、8也能“拼成”三角形(变形的)的情况。学生操作出现误差,有的说不可以,有的说可以。这时我播放微课,借助微课的效果,学生很快的发现第3、5、8  4、5、10 是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我还通过实物投影放大的功能,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动态的演示,从而发现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学习,不仅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三、微课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

《教师用书》指出: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离不开直观的操作与演示要关注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在认识圆柱和圆锥时,我们可以利用微课,通过快速旋转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硬纸片,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很难想象得出来。这时,我们可以播放微课演示旋转的过程,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圆柱和圆锥的表象,并引导学生发现旋转时固定的那条边其实是一条中心轴(是所得图形的高),而另一条边就是所得图形的半径,旋转所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或者圆锥,这为接下来的一些解决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

如:出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以其中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图形是(     ),它的高是(    ),底面半径是(    ),所得图形的体积是(    )。

由于在第一节课我们已经演示过,学生很清楚的看到圆柱或圆锥的透视图,所以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成绩好的同学还知道会出现两种情况:

所得到的图形是( 圆柱 ),它的高是( 4厘米 ),底面半径是( 3厘米  ),所得图形的体积是( 113.04平方厘米  )。

所得到的图形是( 圆柱 ),它的高是( 3厘米 ),底面半径是( 4厘米  ),所得图形的体积是( 150.72平方厘米 )。

显然,通过看微课,加深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空间观念,这样学生才学得轻松愉快,理解的跟透彻

四、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数学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用书》指出:数学新课程实施应以学生数学素质的养成为核心目标,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是学生数学素养养成的必要条件,同时《标准2011版》也指出: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做”和“思考”中沉淀积累的。

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能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新知。《教师用书》中《圆的面积》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教材以计算圆形草坪的面积作为情境引入,引入光盘、环岛、古建筑中的“外方内圆”“外圆内方”、土楼的占地面积等大量的生活素材,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识,让学生能更真切的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教学时我是这样处理: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把圆和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运用“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将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学生很清楚地看到: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即 ,宽相当于圆的半径,而且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一个长方形的道理。通过微课的播放,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图形的变化趋势,从而体会“极限”的思想内涵。

其实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 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我们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都可以利用微课的功能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数学方法把未学过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从而让学生深刻的体验数学的转化思想。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动手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加深了平行四边形表象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学得更透更白,我还通过微课,让学生清楚的发现两个图形的关系:形状变了,面积不变,即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它们的面积不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x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x高,字母公式是S=ah。

 

利用微课,巧妙地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指导学生先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平移,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的结论,学生很快就掌握并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

总的来说,在几何图形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有效的运用微课帮助学生理解新知,突破难点,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轻松,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灵活的数学思维和正确的数学观念,从而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聆听微课课堂中的“好声音”——对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思考.《考试周刊》.2015年70期.林吉.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