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n”教学初探——“小古文”项目组研修纪实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葛爱娟

河北省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 050051

摘要

小古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学习小古文,可以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化素养,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本文就“小古文”项目组研修纪实展开探讨。


关键词

小古文;研修;体系化

正文

为把握小古文教学的规律,增强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提高教师执教小古文的能力,学校成立“小古文1+n”项目组,以“小古文‘1+n’教学初探”为研修目标,着力探索贯通小学六年的纵向线性研究和聚焦年段的横向点状研究,在小古文的体系化、策略化、序列化和融合化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研修主题

小古文1+n”中“1”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15篇小古文,“n”为学校校本教材《经典润童心》中的小古文以及拓展的适宜学生学习的小古文。

二、研修目标

(一)有根:围绕学校“君子文化”,链接小古文与思政课程,培养学生高尚品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有趣:通过读、说、画、演和写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有量:借助1+n”的方式,打通并链接“1”和“n”,实现拓展。

有法:研究1”,梳理出各年段小古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学法指导和教学策略;灵活链接“n”,实现学法迁移与内容整合,提升教师执教小古文的能力。

三、研修成果

(一)体系化:统整纵向贯通的“风向标”

为摒弃聚焦某一年级小古文研究的割裂化,项目组首先将研修重点定位于体系化研究,即统整贯通小学六年的年段教学目标,依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情制定年段教学目标如下:

1.低年段小古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古文,学习断句。

2)能用动作法、表演法理解小古文的意思。

3)能背诵篇幅短小的小古文。

2.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古文,正确断句,尝试读出韵味。

2)能理解小古文的大致意思。

3)能背诵篇幅适中的小古文。

4)用学习“1”的方法,自主学习“n”。

3.高年段小古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古文,正确断句,读出韵味。

2)理解小古文的意思。

3)熟练背诵小古文。

4)用学习“1”的方法,自主学习“n”。

5)尝试写一写小古文。

通览小学六年的小古文教学,此教学目标既是小古文教学的“风向标”,更是研修团队前行的明确方向。

(二)策略化:探究高效学习的“导航仪”

立足学生学习小古文的规律,项目组系统研究一至六年级小古文的教学流程与教学策略,巧妙设计学习活动,在激发兴趣、诵读涵咏、学法指导、小组探究、积累运用中螺旋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中、高段小古文1+n的教学流程均分为“读通句子”“读出停顿”“读懂意思”“熟读成诵”“学法迁移1+n”五个板块。以低段为例,“读通句子”的流程为借助拼音自读——带拼音指读——去掉拼音指读——去掉拼音齐读;“读出停顿”的流程为出示带停顿符号的文言文,学生试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读出节奏;“读懂意思”的流程为借助注释或生活实际,大致了解有难度的字词意思,同桌交流——文白对读,整体了解文言文大意(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等)——感知人物品质或文章道理;“熟读成诵”的流程为半填空式背诵——借助图片背诵——集体背诵;“学法迁移1+n”的流程为简单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用此方法,带读一篇类文(正字正音、读出停顿)。

低、中、高段小古文1+n”教学策略分别重点研究达成“有趣”“有根”“有法”“有量”的教学策略。以低段为例,达成“有趣”的策略为借助音乐、视频、故事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激趣导入文言文;借助文言文中的“历史典故”“趣味知识”等激趣学习;借助文白对读激趣阅读,了解大意。达成“有根”的策略为围绕学校“君子文化”,将人物类或寓理类等文言文折射出的人物品质、道理进行品析、迁移,并联系实际,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成“有法”的策略为借助拼音正字正音,读通顺;借助停顿符号,读出节奏;借助注释、图片、组词、多音字字义等大致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借助文白对读大致理解文言文;借助半填空、图片等背诵文言文。达成“有量”的策略为借助“1+n”的学习方式,打通并链接“1”和“n”,尝试读一读类文“n”,实现拓展。

(三)序列化:建构阶梯排序的“资源库”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各年级单元主题和1”的文本特点,项目组大量搜集“n”并进行甄选,各年级的内容序列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集结为阶梯排序的立体“资源库”。如三上《司马光》一课带文《上善若水》《黄香温席》,三下《守株待兔》一课带文《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序列化不仅能助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同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迁移运用学习方法,还为教师有效链接1”和“n”,实现小古文“1+n”教学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融合化:指向生命个体的“生长点”

小古文是思政课程的底盘补充,思政课程是契合小古文学习的价值追寻,二者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共同指向生命个体的“生长点”,让学生生出高尚品行,生出文化认同,生出中华情感。学校的思政课程活动是照亮学生向善向美的航灯。如“文明餐桌”主题教育活动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背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时子深情地向家长诵起“孔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国庆升旗仪式上,全校学生铿锵有力地诵读《诫子书》,体会修身成长的重要诵读《岳阳楼记》,学生折服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情怀诵读《少年中国说》表达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小古文“1+n”研究与实践让学生积累了大量中华经典,这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更是孩子成长积淀的厚重底气,小古文与思政课程活动的有机融合,让孩子在圣贤的光芒下健康成长。

小古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印记。历时两年的“小古文1+n”项目研修,让我们在小古文体系化、综合化、策略化、序列化和融合化方面取得了点滴成果。小古文“1+n”的探索与实践助力了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形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树立文化自信,做“有根”的中国人将是我们行走于小古文研究之路上的不懈追求!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