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的发展推进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陈火红 柯珣

武宁县第六小学332300

摘要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最基本单位,也是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战略的基本单位,因此,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班主任教师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老师们要主动地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相结合,对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规律特征,积极运用德育教学管理的引导策略,加强和学生的教学交流,建立和谐、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要精心挑选优秀的班委,协助老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使班级管理纪律得到有效执行。同时,教师也要在班级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班内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育人工作;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正文


小学是培养学习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它对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阶段,小学生还不能分清是非。在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而小学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德育工作责无旁贷,因此,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素质,还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还应做到因材施教,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差异,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管理方式创新渗透德育教育

对小学班主任来说,要创新管理方式,渗透德育教育,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关心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目标,从目前小学班级管理来看,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班级管理等活动中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学校班主任设置了德育教育提问通道,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班级老师求助。

大多数小学班主任注重与学生父母的沟通,注重沟通的质量和效率,家校合作即为其中一种有效途径,关于家校合作的概念,笔者参考了相关资料,认为家校合作可概括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并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学生来说,家校合作可以把家庭和学校结合起来,无形中为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了一个途径,对此,目前家校合作是把家庭和学校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假设学生遇到了问题,可以与父母、教师进行三方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反馈自己遇到的问题,向另外两方寻求合作的可能,笔者认为,小学班主任注重与父母的有效沟通,这也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沟通的策略之一。

 二、与生活相结合,关注身边的点滴

德育工作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分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要从学生周围的一些小事情开始,抓住生活中的现实,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可避免地要参加许多课堂活动,在进行课堂活动规划的过程中,班主任营造的教学氛围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平的参与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积极参与的班级活动的时候,班主任可以把握好进行道德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还可以获得一些启发,获得一些感悟。与此同时,学生的家庭环境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要主动跟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家庭环境有更多的了解,并以学生家长的行为方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明确怎样才能与学生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都能体会到德育的价值。

 三、重视家校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父母的责任。小学生上学的时间毕竟很少,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应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德育,这种教学方式有时比学校德育课堂还要有效。比如一些家长会当着学生的面,闯红灯,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一般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一点很容易受到小学生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言传身教,杜绝不良行为,同时父母和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沟通,建立家长群聊,实现家校共教的效果。

另外,学校也可以和家长合作。班主任可以把每一次主题班会的内容发给学生的父母,学生们在学校完成了德育工作后,回家后,父母再根据老师讲的内容,把这些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让同学们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学校课堂上的知识的记忆,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多样化的道德教育途径

在我国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知识传授者所采用,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从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比如,笔者会合理利用班会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励志故事视频,或者将与体育健将等有关的视频、资料等融入其中,让学生观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之后,在学生们观看的时候,笔者会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想,他们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同时,还会与笔者的讲解和分析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重视关怀、诚实和公正的教育原则

在课堂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培养,重视与学生的面对面沟通,以真诚、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好的影响、带动、引导学生。戒律是最好的教育法宝。在班级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参与,以平等的态度,为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做好表率,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遵守规矩的意识。

比如,老师许诺会给那些准时完成作业并且每天都做得很好的学生以表彰他们。由于老师言出必行,学生才会在老师的行动中做出言而有信的具体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帮助同学们建立一个诚实守信,改正过失的班级文化。在班级中开展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利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团结、互相帮助等优良品德的养成。

 

 

结语:总之,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要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深刻地挖掘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发展规律。同时,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平等、关爱的态度,构建和谐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挑选出优秀的班委,协助班主任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同时,教师也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德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思想,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与父母应转变观念,进行创新,在德育内容上下功夫,加强德育工作。家长在德育教育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要重视家校合作,充分发挥父母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德育认识。

 

 

参考文献:

[1]刘蕾.关于创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的思考与实践[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159-160.

[2]李改玲,赵华新.浅析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考试周刊,2017(64):10.

[3]叶蕴仪.优化班级管理 主导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初探[J].小学生(下旬刊),2021(07):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