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感情探讨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赵莉莉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中学

摘要

审美鉴赏是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阅读欣赏,经过认知、感悟、理解、情感等一系列综合心理活动,获得情感愉悦的审美过程。与此同时审美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的审美主体,从不同的审美角度以及理念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可以发现不同的美学价值,而这个过程就是审美主体的主观创造。审美源自创造,是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实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审美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才能使得审美主体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感受,但是审美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审美心胸,能够看到美的事物,否则再好的风景,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审美既能给人带来愉悦情感,也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可以给人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使得人能够更好地感受事物,接受更好的知识和信息,有利于审美主体进行思维创造活动。


关键词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创造;情感

正文

引言

高中学段的语文,要对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进行培养,便使学生始终有些力不从心。部分高中生也只能浅层面地理解知识的信息,无法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对此高中教师可采取想象审美创造、社会审美创造、综合审美创造等不同的形式,实现情感的共鸣,引领学生获得情感的纾解,进一步感受语文的大美内涵。

一、以作品美的意境引导学生去领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

意境,是从“情中景,景中情”的审美意象中升华出的境界。诗的意境美千姿百态,是诗歌美的最高境界,因为这里倾注着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潜藏着诗人最为丰富的心灵世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意境的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美学意境,可以说是“外境雄伟,内境悲凉”:有开阔深沉、雄壮奇丽的外境;有哀叹逝者如斯夫,倾慕周瑜伟业而不得,感慨今生功业未就的悲凉内境。正是这种雄伟与悲凉的融合,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审美感受。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笔者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该词营造的独特意境中,感受苏轼词的豪迈奔放,体会词人壮志难酬的情怀。不独诗歌,同样在其他题材的作品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意境的赏析,进行审美鉴赏。例如,《荷花淀》这篇课文被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作者别开生面,在战争中发现诗意与美好。为了让学生理解作家笔下这种别样的美,在这节课上,笔者围绕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而展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带给了我们“纯美”的感受。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美在如诗如画的意境。笔者又追问:用这么清新宁谧的环境、这样诗化的劳动场面用意何在?原来作家是为了交代荷花淀的地域特色,烘托水生嫂勤劳质朴的形象,并激发人们心中保家卫国的热情,这么美的家乡岂容外敌侵略和践踏。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表层的审美感知,逐步达到深层的思想领悟,从而产生审美情感效应,与创作者的审美倾向产生共鸣。

二、强化多层次文本鉴赏与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时,可以实现对优秀文本的鉴赏,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和艺术,逐步积累各种语言技能和知识,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基础,实践审美欣赏和语言创作。文本鉴赏分为五个层次:语音层次、意义建构层次、修辞层次、意次、思想情感层次。总体而言,上述五个欣赏层次提供了三个领域的审美体验:形象美学、意图美学和文化美学。在这一阶段,中等教育的教材通常有一个更明显的人文时钟,因此,在基础扫盲教育中,通常更多地注重从思想、精神和情感的角度学习教材,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三个层次。这往往使阅读教学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导致思维取代文学,并解释了语言教学中内容的空白。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审美欣赏和创作的教学效果,需要更多地关注语音语调层次、意义建构层次、修辞层次这个鉴赏层次,让阅读教学更有“内容”。

 

以高中语文课程《祝福》为例,可以按照上述的五个层次,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鉴赏课文,使其能够从各个鉴赏层次,体验课文中蕴藏的形象、意旨、文化审美元素。例如,在《祝福》中,鲁四老爷在祥林嫂被亡夫家人抓走后说了一句“可恶!然而……”,以这条简单的线作为引导学生欣赏探索的一只手,有文章要做。通过阅读经典文本中的文字,首先可以分析文本中词汇的语调和阅读,了解阅读大师两个词背后的含义,如果要了解当时的父权文化、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的话。从而可以对文章的心情和思想进行深刻的剪裁和挖掘,对文章进行系统的审美评价,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学创作知识,为今后的文章创作提供基础。

三、社会审美创造

在相对封闭和狭隘的环境下,人的审美往往是单一、狭隘的。只有走进社会场景,走进更为广袤无垠的社会空间环境中,畅想社会美好愿景,才能够进一步去鉴赏文章的思想感情,获得情感上的升华,让自己的审美能力变得“更美”,让学生的审美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如在教学《祝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详细地为学生讲解背景,特别是本文对祥林嫂的悲剧描写,从而映射出中国封建矛盾与封建思想对当时社会背景下妇女的迫害。让学生明白,这与当今社会男女平等、社会平等的形态是形成鲜明对比的。因此,教师教授学生鉴赏理解《祝福》这一篇文章时,如果只是单一从祥林嫂的角度入手,单纯让学生感受人物心理变化,恐怕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层次的领悟,更加无法感受和体会到祥林嫂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经历过的一切,从而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精髓,只有让学生的思想与情感都能够扎根于社会层面,从社会的角度看待和了解这件事情,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去审美,并获得情感的触动和心灵上的感知。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简述祥林嫂的故事发展”,在文章中按照时间顺序让学生梳理出祥林嫂的故事:(1)到鲁镇以前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的一个春天没有了丈夫。(2)到鲁镇的那一年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吃了很多苦。在举行祝福活动的时候很忙……最后总结祥林嫂的特征:勤劳、善良、安分守己、坚强而又懦弱,祥林嫂就是当时中国旧社会中无数农村妇女形象的一个缩影,她本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但却落了个凄惨的结果,而后我们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总是被当时社会背景影响下的人们所践踏,被他们和社会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结论。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我国现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国情来分析,如果祥林嫂活在当代会怎样,或像祥林嫂那样的人活在当代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在安分守己中来发奋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还是沉醉于现在的灯红酒绿中糊涂地了此一生呢?带着这样有趣的问题,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到社会层面,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情感理解更加深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教师可采取多层次、多视角、多方向的鉴赏审美创造形式,糅合情感,尽可能让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挖掘语文的本质,体会语文的内涵,获得语文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得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J].语文新读写,2020(06):88-90.

[2]陈秋霞.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实践路径探索[J].考试与评价,2019(01):2.

[3]张同英.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8(0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