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江正霞

湖北天门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

阅读是人们学习语言的有效载体,科学地组织阅读课堂并开展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力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拓展思维,学会从简约的文字材料中捕捉丰富的信息,并利用信息筛选、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想象联想、逻辑推理等思维活动,感知文本内容,获得审美体验,丰富思想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进而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

高中语文;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正文

引言

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学生时常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机会去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其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如今,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自主学习和思考,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本文就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注重语文思维培养素材的整合引入

首先从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入手,充分开发和利用课本和各个模块的思想性内容。以郁达夫《故都的秋》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性内容的过程中,还应指导学生从作者悲凉心绪中感受在特定时代下的隐痛,进而深入思考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特定意象,使学生的语文感性思维和感知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其次是对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和技术,充分发挥其在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中的积极作用,以直观、生动的视听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主动吸取和接受更多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发散思维和逻辑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设置疑问深刻思考,锻炼学生思维品质

由于高中生面临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以至于他们的思维不够灵活,影响其在课堂学习中的正常发挥,不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在阅读教学中,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文本精心设置一系列问题和任务,尽量突出开放性与层次性,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深入探究,使其能够围绕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让思维发生摩擦与碰撞,借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我与地坛》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先简单介绍作者史铁生,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品析文章的第一部分,设置问题:“作者觉得自己与地坛之间存在‘缘分’和有‘宿命的味道’,怎么理解作者与地坛的关系?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来到这里的?”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经历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接着,教师提问:“作者在文中说道‘这时候’具体指什么时候?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引领学生从文中寻求答案,增进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再设置问题:“‘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一句中‘意图’指什么?‘理解了地坛的意图’在作者眼中地坛有什么特点?作者在园中思考哪些问题,得出什么结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身对文本的解读画出史铁生在地坛中的情景,并解说缘由,再继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理解本文作者情感,培育其思维品质

三、注重批判性阅读,培育学生思维品质

批判性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较为常用的阅读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在阅读中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独立学习与探索,使其在思考过程中适当提出质疑与批评。例如,在《拿来主义》阅读教学中,教师在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后,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标题,思考:“该标题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后知道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明确本文是要讨论关于“拿来主义”的问题。接着,教师追问并质疑:“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实行的原因是什么?‘拿来’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辩证地阅读全文。随后,教师讲述:作者在本文中主要论述“拿来主义”,却先写“送去主义”与“闭关主义”的原因。学生思考后理解课文主要论述的“拿来主义”,这是根据历史和现实问题所提出的,“送去主义”属于一种卖国行为,其源头是“闭关主义”,而“拿来主义”则是从两个方面论说一个问题,“破”的目的是“立”,只有“破”得彻底,才能够“立”得牢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梅兰芳大师的出国表演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却成了讽刺的对象?鲁迅先生关于外国送来的东西的列举都是正确合理的吗?为什么?”随后指导学生继续解读文本,有效培育其思维品质。

四、培养学生社会综合素养及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综合素养及能力也是教学目标之一,社会综合素养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等例如,在部编版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阅读要点,并让学生对《茶馆》中所展示的细节进行深入的领会和探讨,然后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其高潮部分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充分理解《茶馆》中各个人物的特点,从而领悟各个人物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这样的角色扮演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利用周边的有限资源还原老舍《茶馆》中的场景,体现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及团结精神。另外,通过对《茶馆》全文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物都不分主次,每一个人物的话语均不一样,并没有如《雷雨》一般有明确的主线和冲突,《茶馆》如同一幅画卷,缓缓展示着每一个人的不同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茶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对《茶馆》中刻画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了解得更为深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了解旧社会民众所遭遇的不幸和灾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及社会综合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提升学科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并正视在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露.主体性教学,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思维品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85.

[2]蒋芳文.高中语文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65.

[3]杨德慧.简论高中语文思维品质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23):6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