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刘小琴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新华小学,554002

摘要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为教育基础,让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能够在课堂中被挖掘、被“展示”,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增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真实度和“立体”度,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到珍贵的人生“名言”,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攀升”。对此,本文将围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生活化初探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正文


一、引言

在道德法治教育课程中,教师要学会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知识进行紧密的结合,增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透明”度,让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更好的带动学生对课程中所提及的道德案例、法治案例等多种类型的事例、故事进行分析和评判,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逐渐领悟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多样性与“亲近”性,促发学生良好意识、思想和观念的形成,启发学生感受到优秀的人生品质与性格观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是非观念与辨别能力的“发育”与发展。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的道德法治演讲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我国新时代新青年的人生必修课,更是促发学生良好品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与“攀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道德品格的形成与生活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1]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堂中,教师要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媒介”从学生所处的大环境入手,向学生普及我们所处的国家环境、国家性质以及我国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认清我国的国家机构,增加学生对国家“组成”的认知与了解,促发学生良好的政治敏感度与政治思维的“发育”。同时,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向学生提出“我们当下的生活是如何获得的?”等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并以此向学生普及更多有关于我国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进化”历程,并引导学生对相关的资料、历史进行深入的掌握、吸收和运用,教师可以在课程中以“生活”、“生活中的发展”等类似的生活化主题开展演讲活动,增加道德法治教育的多样化与丰富化增加学生在道德法治课程、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憧憬度,也能够利用演讲活动,为学生拓展更多有关于我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知识,启发学生感知祖国的宏伟与壮大,强化学生“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底线和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的公民应当尽到的责任和义务

(二)创设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小剧场

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来,激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中[2]。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与人生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更是促发学生良好性格、行为、意识等多个方面全面、稳定、健全发展的重要“场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能够启发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推动教师对课程教学思路、形式与方式进行适时的反思和有效的“升级”,促使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知识重点能够更加“亲近”于学生的思考思维和真实生活,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简易的对知识进行吸收与掌握。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性和心理变化,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升级”。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创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小剧场,让学生将课程内容进行演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与道德法治相关的故事、案例或者是新闻,引导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思维能动性,将生活中与道德、法治相关的“事迹”进行剧本编制和剧情演绎,突出道德与法治内容,气阀学生在剧本编写、演绎过程中加深法治观念。同时,创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小剧场,也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与多样,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下,感受、领悟到不同的道德意识、法治知识和良好的观念、精神,有助于“搭建”学生良好的品质“框架”,促发学生良好行为、素质、意识等多方面的“发育”。由此可见,创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小剧场,可以促使学生在故事理解、剧本书写、剧情演绎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到故事背景所体现的文明思想、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在多样的道德与法治故事中,自觉形成遵纪守法、“修身养性”等良好的行为规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动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理念的有效“成长”。

(三)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分组学习

教师要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导群体”的教育观念,更要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将课堂“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拥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实现课堂的双向交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知识,组织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将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生活故事进行讨论和分享,从生活中“提取”、挖掘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品性,促使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与摩擦,探寻更多培育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技巧”。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分组讨论、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人文底蕴,促使学生在课程交流中形成思想上的碰撞与摩擦,让学生能够在“浓烈”的双向交流中学习他人在道德法治观念培育上所“运用”的有效方式,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完善。同时,也能够利用分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交流中懂得接纳他人意见与见解,学会梳理、总结相关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意识观念的有效“发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跟进教育体系的改革要求,改造、升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以多样、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道德法治知识的学习向往与兴趣,启发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效的“衔接”,促发学生良好品质、意识、思想等多方面的良好“发育”,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质性。

参考文献:

[1] 颜士雯.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价值初探[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0.

[2] 陈祖辉.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初探[J].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