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在小学劳动课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时代精神在小学劳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时代精神与劳动教育是当今小学劳动教育中的两个重要课题,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同时也相互影响。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劳动意识较为淡薄,劳动能力尚且不足,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合理引导,教授学生们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吃苦耐劳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作为小学劳动课程的指导精神,对于劳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与启示作用。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教师应以创新思维与吃苦耐劳精神为引导,合理制定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培养自身的劳动素养与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呼吁当代青少年拥有创新与创造精神,而小学的劳动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不怕艰苦的劳动能力为主要目标,二者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此可见,时代精神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创新精神可以使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而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走得更加长久。
二、时代精神在小学劳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一)劳动内容与时俱进,“亚夫水稻”进校园(或者:学习赵亚平精神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邀请到了八十二岁高龄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农技专家赵亚夫。此次活动聚焦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的劳动意识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增强学生肯吃苦、肯坚持的时代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入农田实验基地,让“赵亚夫水稻”走到学生身边。使学生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与不易,在流汗的过程中亲身感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勤付出,同时加强培养自身不浪费粮食的良好习惯。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学生也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与意义,明白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劳动虽然艰苦,但学生们学习到了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良好品格,在磨练自身意志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农业知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与意识。
赵亚夫在《开学第一课》中讲到,小朋友们是未来实现现代化的主力军,只要自身有着肯吃苦、肯坚持的时代精神,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定会实现。教师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应多向学生们传授“赵亚夫”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意识,遭遇挫折磨难时也永不言弃的坚持与果敢,全面深化时代精神在小学劳动课中的实践与应用。
(二)丰富劳动实践,增强学生劳动体验
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劳动没有一个较为具体的概念,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所授的具体内容为学生安排一些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实践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对于劳动意义的理解,加深对于学科内容的感悟。劳动实践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劳动体验具有良好的帮助,学生将会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与劳动意识等等。同时,劳动实践也对拓展学生自身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若想使学生切身体验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解,亲身参与劳动实践这一教学方法是有效提高学生劳动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丰富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此增强学生对于劳动精神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将废品再次利用,展开想象将废物变为有趣的宝物。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合理引导,为学生提供可行的思路,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的实践改造中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锻炼自身的观察与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劳动体验,加深对于劳动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又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大扫除”的实践中来,使学生在亲自洒扫地面、清理桌兜、擦黑板等劳动过程中培养自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们的劳动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将校园环境当成自己家一样爱护,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共同营造一个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校园氛围,在改善校园卫生环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三)拓展教学延伸,丰富学生劳动场所
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对于提升小学劳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课堂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劳动教学保障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开展小学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劳动内容的合理拓展与延伸,丰富学生们的劳动场所,从而使学生们在接触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在开展相关劳动实践活动之前,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使劳动活动与学生的年龄相适应。我校建设了自己的农耕园,学生们在谷雨时播下稻苗,每周学生们轮流浇水、施肥、拔草,看着稻苗茁壮成长,学生们在劳动中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明白了每位米来之不易。学生们在劳动过程中,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秋天看到金灿灿的麦穗,成就感溢于言表。我们学校的农耕园,准备打造成,亚夫园,每个班一小块菜地,班班在校园有劳动实践基地,等过段时间,我们开展和农民伯伯一起收割稻子,和农民伯伯一起品尝劳动的艰辛,粮食来之不易。
结束语:综上所述,时代精神与当今小学劳动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复杂的联系,时代精神促进着劳动教育的完善与发展,而劳动教育对于时代精神也有着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劳动教学过程更应注重时代精神的引领,培养学生们的劳动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潘华萍.立足学科课程 渗透劳动教育[J]. 上海教育,2021(34)74
[2]李金滢.我国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 智力,2020(19)153-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