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巧拾课内素材——浅谈课内作文素材的积累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陈玉兰

湖南省怀化四中 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当我们流连于万能作文素材时,当我们在新闻中东张西望捕捉时事作文素材时,你有没有注意到课内也藏着万千沟壑,无尽宝藏。

素材,就藏在我们选入学生课本的经典教材中。语文经典篇目的展示,自然当仁不让,甚至政治、历史、地理等关于人物、思想、人文的一些素材,都是作文写作中一笔不小的财富。素材从未离开过,只是等你慧眼来识珠。

而今的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逐年下降,作文素材陈旧材料之源枯竭老化,僵而不活,这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一大困境。也有的是积累了大量的课内课外素材,却不会运用,空有资源,只能留作观赏,却是派不上用场。再巧的村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写得叫苦,家长看得悲苦。

朱熹早就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不仅要教谋篇布局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丰富他们的材料库。

笔者以为,作文素材,何必千山万水铁鞋踏破四处寻,课本教材就是一条好的简捷的素材来源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去挖掘课本素材

作文教学真的逃不出困境了吗?不,只要勤思勤练,还是有解救之局的。今天笔者就提供一个积累素材三步操作法,以便大家交流。我在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形成了“寻素材——思素材——仿素材”的积累、思考与仿造相结合的三步一体式作文素材积累方法,在教学中,觉得很有指导性,现将它整理如下,以待同仁共飨。

一、火眼金睛寻素材

现行语文教材,经过改编以后,是按照主题进行编排的。这就意味着作文写作趋向主题化经典篇目的学习借鉴就有了主题方向。但是我们积累作文素材,不仅是积累经典篇目的技巧,语言,还有它的主题思想。

那么以语文课本为例,我们到哪里寻找作文素材呢?

其一,每单元的单元提示以及每篇课文前的预习中。

现今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按照主题进行编排的。在每个单元的最前面,都会有一些关于本单元的主题解读和学习要求。作为提纲挈领的纲要性存在,我们可以从中搜集不同主题的思想性表述——这正是我们的学生目前达不到的高度和深度。

比如:七年级教材中第一单元是以四季美景为主题的经典篇目。其中单元提示中有如下好词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美景美不胜收。”四字句短语,音韵和谐,一气呵成。难得如此精要而又文美词雅。把它积累过来,我们写景主题素材就多了一种宏观大气的色彩。

其二、在文章中精美语段中寻找。

现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课后习题的设置很有针对性。基本设置为【思考探究】【积累探究】【读读写写】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都在提示我们积累的重点。

【思考探究】板块一般针对文章的构思和技巧设题,学生可以找到对应的段落,加以积累。

【积累探究】大多针对语言运用即美句设置习题,找到精美语句可以进行积累;

【读读写写】针对文中新词好词进行设置,编排者本意也许在让学生学会读写,但作文作文素材积累的寻找者,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该词所在的例句,让学生摘抄例句,把词语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产生运用活力,而不是单纯的摘抄词语。

找到这几个板块后,引导学生还原到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再进行主题积累。

二、慧眼巧解思素材

素材找到以后,一般的积累法就是照抄了事。我期待语文教师再进行第二部——思考素材精致之处,并且找到可以模仿学习的途径和规律。

首先,寻找课内例句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选自朱自清的散文《春》(部编本初一上册语文课本)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经典例句之所以经久不衰,是有它的方法。然后将此句的结构方法表述出来,成为一个公式,让学生由抽象而总结成为理论,在素材积累上和作文写作得到理性的提升。可以板书如下:比喻修辞+特点+动作神态词;

例2. 【寻课内例句】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环节欣赏了这一段可圈可点的优美与高明,思考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总结出来。其基本格式是:

总说中心句+分别从各方面展开说中心句的特点(频用动词)

于是水到渠成,引导学生仿照这个模式可以进行自我创作。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经典素材可以积累。分类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主题式积累是一种最方便的归类方法。此处不作详述。

三、勤于练笔仿而造

一般学生的素材积累做到摘抄就结束,这是没有特色,也没有化为己有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而平时引导了思考方法,做下方法记录,也只是总结出了规律,终归缺乏练习。

所以,作文素材的积累还必须加上一个环节:仿写加创造——我把它叫“仿而造”。“仿”经典例句的句式,美词,思想;但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点句。这是在例句启发的基础上对自己灵感的催发,让学生实现短时间的文思训练,找到写作的信心和欲望。

例如上面两例中,朱自清笔下的“春”像小姑娘,而我学生眼中,它可以像跳脱的兔,悠然的云·····有学生可以把这个例句进一步仿写再创造:

【仿例1】春天像娇俏的姑娘,摇得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笑着,闹着。

一个“摇得桃红柳绿”动态生韵,让人不禁心神摇动。

再如:史铁生的例句,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进行仿写,并有了自己的创造,那简直是一种惊艳:

【仿例2】秋天的风变得难以捉摸。眼波流转,大气地在田野洒满大把的金黄;嘴角上扬,大方地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可吹着吹着枝干上的枯叶,就板起脸孔把黄叶儿从枝上拉下来摔在泥地里;摸着摸着草地上孩子的鼻尖,就毫无商量地让喷嚏钻进鼻子让人赶紧回家加衣服。

这种仿写的句子,就是学生从课本中搜寻素材模仿而来。我们要求学生把它同时作为积累的素材源写在积累本上,此时其实已经有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痕迹。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内容,而是创造地再现课文素材:或改变课本素材的容量,或转换课本素材表现的角度,或改变句式别出新意,或驰骋想象个性尽显。既依托课本素材,又超越课本素材,写出一番新的境界来——这才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方向。

四、素材片段连缀成篇

老师在课本中深挖素材,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迁移,让他们认识到课本,确实是作文材料“无尽藏也”。这样在平时的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学习与思考并行。素材的积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也自由灵活地在转化为学生大脑内部的资源。积少成多,便汇流成河,一旦动笔,学生整篇文章的思维拓开就不再是难事。

写了一定时间的素材积累后,我们就必须提供给学生写整篇文章的平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素材积累好比平时“养兵”,大作文成型便是战时“用兵”。   

读着读着平时就积累好已经有了自主创作色彩的素材积累本,学生自己都感觉到这是自己在创作中投入了真情与灵魂呼喊的心灵之作。无情不成文,我们要的写作不正是这样的真情抒发吗?《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何必舍近求远?何必踏破铁鞋?让学生从课本里找到写作提升的信心,才可以让他对作文保持兴趣,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把关注点转化到生活,写作就越来越接地气了。从而实现作文生活化真实化这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

 本要作文素材是读写结合训练的好形式,它将阅读、写作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上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地融合起来,使读和写既互为手段,又互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基于这种认知,我们都明白,素材从未走远,一直都在课本内,只是等着教师慧眼识珠,教会学生也慧眼识珠的方法,才能达到学以致用,巧持彩练当空舞的作文教学妙境。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