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趣味化群文阅读"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化;群文阅读
正文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广受欢迎的阅读教学策略。它就是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确定一个阅读主题,然后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文章组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完成对于这一系列文本的阅读,实现对于这一主题更深层次的认知。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识字基础,借助趣味化的群文阅读模式有效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有限,对于新事物的认知方式还局限于具体情境和事物之上。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辅助工具,或者通过实物观察、实地观察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其日常生活和阅读文本相关的真实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注意力和理解深度,还能够激发其对于阅读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素养[1]。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4课《四季》为例,这篇短文借助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四季美景各自的特色。在本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与四季相关的美景,进而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阅读情境中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四季景色,并且合理地选择其他描写四季景色的语段或者绘本,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通过阅读更加多元的相关主题文本,学生可以对于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特点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领小学生到真实的室外环境中去切实地感受不同季节的天气、温度与自然景象的变化。通过这一真实情境的创设,学生更容易对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进而提升对于阅读的兴趣,这也有助于增强其对于相关话题的理解深度和记忆程度,丰富其阅读经验和观察经验,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合理确定群文阅读主题,选择趣味化阅读文本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展开趣味化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首先需要合理确定群文阅读主题,并且选择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趣味化的阅读文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群文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在确定阅读主题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的阅读文本或者绘本,从而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选择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文本内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识字基础,从而保证学生对于文本具备足够的阅读动力和阅读能力[2]。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本篇文章以趣味化的故事形式描绘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等不同动物各种各样的脚印形状,文本内容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基于本篇文章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小动物”为主题,选择更多趣味性的阅读文本或者绘本以供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幽默感或者故事性强烈的文本故事作为阅读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插图丰富、色彩鲜明的图书或绘本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播放动画片选段、有趣的音频故事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在选择阅读文本时,教师应注意文本的适宜性和可理解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限,因此教师要选择简单易懂、语言通俗、图文结合、内容丰富又不失趣味性的文本,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发展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三、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科学设问,循序引导
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及时地进行科学设问和循序引导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满足学生良好阅读体验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针对文本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于阅读文本产生积极思考,并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质疑和自主探索。同时,循序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有序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系统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之间的关系[3]。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1课《项链》为例,在进行本篇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文中的趣味性描写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文章的题目是‘项链’,这个‘项链’指的是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可能会回答:“‘项链’指的是‘小娃娃们快活的脚印’。”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小娃娃们的脚印可以看作是大海的‘项链’,那文中‘黄色的沙滩’和‘雪白的 浪花’又可以看作是大海的什么呢?”通过对于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文中有关“海”的描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多有关“大海”的文段或者绘本,如本册书第9课《明天要远足》中写道“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通过丰富的群文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海’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说‘大海’有那么多种颜色?”在教师的科学设问和合理引导下,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并且建立起有序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四、积极展开趣味化活动,拓展群文阅读空间
在小学低年级的群文阅读教育中,趣味化的阅读活动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增加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群文阅读主题,积极开展讲故事大赛、知识问答大赛,角色扮演或者班级文化节等活动,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情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其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4]。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的语文园地《春节童谣》为例,这首童谣描述了在农历腊月不同日子里人们迎接新年的各种习俗,同时具备韵律鲜明、朗朗上口的特单。教师可以以此为核心,选择更多有关民俗、节日的趣味儿歌、诗歌、童谣或者绘本故事等展开群文阅读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设计趣味化活动。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或者儿歌比赛,让学生们通过深情朗读和反复吟诵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文字力量,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阅读的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趣味化的群文阅读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素养,积极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小学低年级趣味化群文阅读模式的进一步优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为其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桂琴.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低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22(12):41-43.
[2]付娟平.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科幻画报,2021(07):105-106.
[3]柴新萍.小学低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20):12-13.
[4]李雪花.小学低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0(06):8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