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吕天恒

清水县白驼镇中心小学

摘要

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与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多措并举,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各位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正文


    新课改后,为了更好地推广与实施新课改内容,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各类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视野被拓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措并举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在课堂互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综合性、多元化的培养,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价值。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进与优化教学目标

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主动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情与核心素养培养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地改进与优化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新课程标准作为重要基础,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深刻地研究与解读,设计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让学生记忆知识点,而是应该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来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在教师设计的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中进行更加深层的学习。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视语文课本这一重要的载体,要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有深刻的解读,在不断的阅读、解读过程中将教材内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挖掘出来,并将其作为设计教学目标的基础。最后,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要将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明确不同阶段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以“学生最近发展区”等作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契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思维发展水平以及语文核心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不同知识能力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推动不同层次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提升。

 

二、科学地选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时应当以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为切入点,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将教材内容作为依据,积极地开发与引用多元化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感知更加多元、丰富的教学内容,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应用,但是不局限于教授教材内容,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与优化,要在教学内容中合理地融入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更加多元、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感知语文知识技能,更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其次,教师应当对校本化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在新课程标准下,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加强校本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过程中,可以结合本校校本课程、班级内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更加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轻松的教学氛围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发参与到各类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后,还要提升教学内容的灵动性。虽然小学语文教材是多位教育家学者编写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更新周期较长,部分选入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不可避免地会感到迷茫与困惑,不利于提升学习效果。针对该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情况,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以现有的原文教材结构作为出发点,更加灵动地选择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与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符合其自身情况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此外,教师可以针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课堂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教师可以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各类综合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

 

三、以人为本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与灌输知识,该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被动接受语文知识技能的,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其语文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老师在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以学情为根本依据,来为学生进行针对性、层次化的教学指导。在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有准确地把握,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设计符合多个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并灵活地应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其次,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个体特征存在差异,只有以个体差异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才能可以让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强化。教师应当灵活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自主性较强的自主学习方式,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当适当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学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技能,并将学习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

 

四、构建高效的课堂评价体系

   在以往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构建起高效的课堂评价体系。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构建课堂评价体系时应当遵循全面、客观的基本原则。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是否达到知识目标,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进行评价,需要综合考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反应与表现、课堂结束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等,上述都应该作为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要充分尊重学习主体地位,力求用多元化的教学课堂评价主体,在教学评价体系内涵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等评价模式,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对学困生予以鼓励,对中等生要欣赏与引导中等生,对优等生要启发与激发,使得教学评价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减负增效的新要求,积极更新教学理念,选择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人为本设计课堂教学,构建高效的课堂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自发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黄丽兵.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46):16-21.

[2]陈天仁."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路径研究[J].教师,2023(9):36-38.

[3]李熠.巧用互联网优化"新"课堂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2(52):42-46.

[4]姚振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J].学周刊,2022,2(2):87-8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