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单片机的线路故障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张碧勇,王天位,向祥荣,翁远刚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线路故障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制作。该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线路网络等效网络和STM32F103单片机为核心的检测装置。系统通过采集被检测电路输出的波形数据,并与预期的正弦波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元件以及故障类型。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涉及连接AD9850模块和C51最小系统板,配置AD9850模块以产生所需的正弦波信号,以及连接被检测电路和配置STM32F103单片机的ADC模块。软件设计方面,使用STM32CubeIDE创建工程,配置ADC模块和DMA传输实现数据采集,编写代码进行波形对比和参数计算,判断故障点。该系统可以有效检测线路网络中的电感、电容元件和二极管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信息.


关键词

线路故障点检测、STM32F103单片机、正弦波故障类型

正文


一、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图片1.png 

1

被测线路如图1所示。先将标准阻抗和待测阻抗串联,利用 DDS 对其施加一个正弦激励信号,然后通过高速ADC 采集 AB 两点电压信号波形,通过定时器触发采样,通过DMA将所采集的数据从ADC的DR寄存器转移到一个变量中,完成一次采样。求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等相关参数。幅值可以通过找出之前存储1024个点的数组中最大最小值,回归处理过后算出差值。FFT后的输出不是实际的信号频率,需要经过转换。f(k)=k*(fs/N),其f(k)是实际频率,k是实际信号的最大幅度频率所对应的数。

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QQ图片20230908100807.png

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经过方案论证和讨论,最终确定该装置的仿真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片2.png 

2

如图2,连接AD9850模块和C51最小系统板:将AD9850模块的时钟线(SCK)连接到C51最小系统板的适当引脚。将AD9850模块的数据线(SDA)连接到C51最小系统板的适当引脚。将AD9850模块的片选线(SS)连接到C51最小系统板的适当引脚。确保连接正确,根据硬件和引脚定义进行连线。配置AD9850模块:使用C51最小系统板的GPIO接口通过SPI或其他通信协议向AD9850模块发送频率和幅度参数。参考AD9850模块的数据手册,使用适当的指令和格式配置模块以产生所需的正弦波信号。设置AD9850模块的频率为500kHz,并将幅度参数设置为1V峰峰值。确保通过适当的通信协议与AD9850模块进行正确的通信和配置。连接被检测电路:将负载网络中的电感、电容元件与被检测电路连接。确保正确连接元件的引脚,并提供所需的电源和接地连接。使用STM32单片机采集波形:将STM32单片机的引脚配置为输入模式,并连接到被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使用STM32单片机的ADC模块设置合适的采样率和分辨率。使用ADC模块采集经过被检测电路的正弦波输出的波形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单片机的内存中。对比波形和参数:从单片机的内存中读取采集到的波形数据。使用适当的算法,比较采集到的波形与预期的500kHz、1V峰峰值的正弦波进行对比。可以使用均方根误差(RMSE)或其他比较方法来评估波形的差异程度。判断故障点:根据对比结果和预设阈值,判断负载网络中电感、电容元件的故障点。如果差异超过阈值,则表示相应的元件可能存在故障。可以根据差异的方向(频率偏高或偏低,峰峰值增加或减小)来判断元件故障的类型。

三、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主要需要完成控制DMA采样、DDS 输出正弦波频率、DMA采样、模拟开关和继电器切换,并完成数据分析及最终结果显示。

四、测试结果

经过测试,线路短路或开路,屏幕可以在 5s 内给出准确指示。测试结果如下:

元件标号/状态

频率/Hz

幅值/vpp

测试幅值范围

C1短路

42hz

12mv

13~16mv

C1断路

42hz

516mv

514~521mv

C2短路

42hz

100mv

90~110mv

C2断路

42hz

581mv

570~590mv

C3短路

42hz

18mv

19~23mv

C3断路

42hz

612mv

608~620mv

C4短路

42hz

9mv

6~9mv

C4断路

42hz

23mv

23~28mv

L1短路

42hz

536mv

236~542mv

L1断路

49hz

54mv

52~56mv

L2短路

42hz

314mv

300~330mv

L2断路

49hz

60mv

60~66mv

L3短路

42hz

521mv

521~530mv

L3断路

49hz

135mv

131~139mv

 

误差分析及改进

AD9850模块精度误差:使用更高精度的信号发生模块,如AD9851或DDS芯片。进行校准,与已知准确信号对比并修正误差。

STM32单片机的ADC误差:使用更高分辨率的ADC模块或外部ADC芯片。进行校准,与已知准确信号对比并修正误差。

电路元件参数误差:使用高精度、低漂移和低温度系数的电感和电容元件。预先校准并记录元件参数值。在测量中考虑实际元件参数,并进行相应修正。

环境干扰的影响:优化电路布局和地线设计。使用屏蔽罩和滤波器减少干扰。增加采样点数或进行平均采样。算法和数据处理改进:使用复杂的波形匹配算法,如相关性分析或快速傅里叶变换。综合考虑多个参数进行判断,如频率、峰峰值和相位。

五、参考文献

[1] 华成英 童诗白 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 康光华 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赛尔吉欧 弗朗哥 主编,刘树棠等译.《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聂广林 赵争召 主编,《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