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资助育人工作——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案例
摘要
关键词
扶贫 扶志
正文
一、案例概述
W同学,女,陕西籍,来自农村家庭,建档立卡户,父母均是农民。该生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大二下学期,由于家中奶奶生重病需要大笔医疗费用, 该同学得知家庭情况后,在物质和精神的巨大压力下提出休学申请。
二、案例分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案例中的W同学,由于家庭突发变故导致心理上受到沉重打击,萌生了休学的想法。笔者分析该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该生属于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原因是该生在遇到家庭变故产生休学想法的主要原因,由于家庭经济异常贫困,家中老人治病要花费大笔医疗费,沉重的经济压力让W同学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担忧。
二是家中突发变故,经济和精神压力达到临界点。这是W同学做出休学决定的导火索。该生不是由于个人主观原因放弃学业学习,而是因为一直以来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过重,以及近期奶奶突发疾病导致心理崩溃,感觉学业难以继续提出的退学想法。
三是家庭经济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的逐步扩大。该同学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性格较为内向,与人不善交往,将自己封闭,缺乏和人的沟通交流,导致该同学不愿意倾诉、情绪低迷。
综合以上的分析,辅导员要有心理准备,对学生的休学申请不能立即应允,应了解学生休学的真正原因,当务之急是要帮助该同学缓解上学时的经济负担,调整心理状态,通过帮助引导重新认识问题,达到育人效果。
三、处理过程
在案例解决过程中,笔者将资助育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立足“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经济资助、心理帮扶、思想引领”的“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有效开展精准帮扶机制。
(一)经济资助
首先,解决W同学的经济问题是当前的首要问题。W同学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可以从“奖、助、贷、勤、补”多个方面进行资助。鼓励该生要通过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和比赛,争取国家励志奖学金来缓解经济的负担。同时,W同学为建档立卡户,为该同学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减免,推荐其参加勤工助学岗,补贴自己的生活需要。
(二)心理帮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心理健康问题日趋明显。心理帮扶作为经济扶贫的一个辅助手段,可实现大学生心理上的“脱贫”。当发现该生的家庭问题后,笔者多次通过线上线下的谈心谈话方式与她建立信任关系,疏解她心中的情绪,鼓励她增强自信心和挫折耐受力,以正确的途径解决家庭问题。利用经济困难学生的先进典型,对W同学进行励志教育和挫折教育,帮助该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逆境中奋发图强。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W同学重振旗鼓,转变了消极情绪,最终决定请假两周回家照顾奶奶。
(三)思想引领
通过此次资助帮扶,对W同学的思想也起到了引领作用。笔者在帮扶过程中,对该同学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她认识到学业的重要性,比学赶超,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改变自身命运。同时,发挥班委、党员和舍友的朋辈帮扶作用,建立良好沟通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最终,W同学在潜移默化中重新树立了自信心,能够正确地面对挫折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获得了发展前进的动能。
四、案例启示
(一)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谈心谈话可以促进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用好谈心谈话,辅导员要做到:一是要真诚沟通,建立良性沟通关系。在谈话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诚沟通,让学生愿意讲出实情;二是要真心帮助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关注需求和聚焦主要困难,给予可行性的建议。三是要教育引导,帮助树立积极应对困难的决心。
(二)解决经济困难是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
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通过国家 “奖、助、贷、减、补”六位一体的资助政策,激励经济困难学生争取奖学金、特别困难学生申请获得助学金、帮助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学费以及获得寒衣补助等方式来解决经济问题。从学习、生活等方面为家庭排除后顾之忧,用好的资助政策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经济困难家庭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怀和温暖,树立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憧憬。
(三)“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行全方位帮扶
高校资助工作始于经济支持,但背后更是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的帮扶。资助工作要把“扶困”和“育人”有机结合,由“扶贫”达到“扶志、扶智”的育人效果。首先,辅导员要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加深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全面学习,提升资助育人的精神指导能力。其次,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扶助工作和感恩励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自强教育、志向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实现“主动脱贫”和自我价值最大化。
结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资助工作中,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应同向发力,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构建起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树立学生诚信、感恩、励志之心,使资助工作真正从“助人”向“育人”方向转变,实现精准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钱盼红.新时期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初探——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长江丛刊,2020(17):129+131.
[2] 柴玲,曹晨.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多彩”资助育人路径探索——基于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案例[J].安顺学院学报,2020,22(01):24-28.
[3] 张亚萍.高校资助育人方式案例研究——以上海某高校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3):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