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武术传承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林丽娟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341000

摘要

赣南客家武术是赣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特色代表,本研究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战略,从民俗体育入手,通过分析赣南客家武术的传承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处,探究赣南客家武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关键词

正文

引言

赣南地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风”一带一直都处于中原王朝与华夏帝国之间。赣以南岳衡山为代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以及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转变等方面受到影响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遗产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忽视和遗忘同时由于受社会环境变化及经济全球化外来人口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外来文化对当地居民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赣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传承主体缺失、保护力度不足,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和继承好传统武术文化就要先从根本出发重视并解决青少年这一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困难与困惑同时还应加强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体育精神以及发扬地方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着手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推动赣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健康可持续化向前迈进。

1赣南客家武术内涵

民俗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具传承价值的体育内涵和文化底蕴推动了我国特色体育的发展,同时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民俗体育在生活中以体育锻炼的形式促进人了民精神生活的提高,同时带动全民健身热潮,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客家武术是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赣南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赣南客家武术是客家先民为了生存在迁徙的过程中以中华武术为基础,结合自身的优势和需要,汲取各门各派拳种的精华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体育活动。客家武术文化是客家文化的奇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长期发展而日趋完善的文化体育活动,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客家文化渊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及文化价值。它对促进客家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客家武术文化的影响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当前,客家武术已经由乡村及市井之间的群众传播、区域传播方式转变为大中小学校青少年学生广泛传播,赣南地区开设有多家武术学校,其中不乏优秀者,为客家武术开辟了一个传承武术文化的基地。

1.1赣南客家武术种类

1字门拳。字门拳所谓 字门〞,即把武术套路级成残(起)推(落)、援、夺捺、逼、吸八个字,后又增十字,组成了十八字,也称作十八法。此法惊奇,儿女老少皆可学习,以柔克刚,似疾克迟。

2)流民拳。客家流民拳只有拳术对拆、兵器铁尺和长兵器的枪。拳法多用箭拳、切掌、马指手,步法有四平大马、丁马步、方步、蝶步,身法以低马之尖为主。步法上要求稳健扎实,左右变化多端,动作刚柔相济,以柔带刚,守攻兼备。

3)金鹰拳。金鹰拳,全名五爪金鹰拳,据民间传说此拳为观音佛身旁的金翅大鹏鸟所传。金鹰拳套路分为「揲内」与「揲外」,「揲内」为基本套路,「揲外」为进阶套路,金鹰拳拳劲刚猛,把把不离鹰爪,多用擒拿、指戳等,拳掌爪并用。动作快慢有序,环环相扣,招招逼人。

1.2赣南客家武术传承的必要性及其价值

1.2.1弘扬赣南客家文化。当今的客家 文化都在渐渐退化和消失,发展并传承赣南客家武术不仅能够保护赣南客家文化的遗失,还能推动客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从而丰富并完善中国传统文化。

1.2.2体现文化继承价值。赣南客家武术是客家文化渊源流传历史长河中客家先民的智慧结晶,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土著民族的风俗。将赣南客家武术传承是文化价值的体现。

1.2.3提供历史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

1.3武术传承的限制因素

赣南客家武术在客家文化和民俗体育领域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同时赣南客家武术也是十分小众的项目,在目前的发展传承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限制因素:

1)缺乏继承人。当今世界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遭受着严重的流失,诸多客家武术的传承人面临着找不到继承者的情况。目前我国的传统客家村落的人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人口数量直线上升,不再会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习了解客家文化,再加上赣南客家武术小众化的原因,使其很难延续和传承下去。

2)经费不足。赣南客家武术只会在赣南民俗活动或者是当地村落自发组织的节日中才会有机会出现,其宣传力度很小切鲜为人知。从现实角度看,只有具备可观的收入的人群才会有精力去丰富精神文化,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村落人们的首要精力会放在脱贫不返贫的现实目标之中。

3)传承体系不健全。赣南客家武术作为民俗体育中的一个小分支,理应在组织、选材和推广方面有自成一派的体系,成立相应的团队并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训练和培训。但目前的赣南客家武术会出现传承人老龄化且不外传的现象,这种传承局限性直接导致赣南客家武术难以做到广为人知。只有健全属于自己门派的民俗体育体系才能将团队壮大起来,从而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2赣南客家武术传承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秀传统的文化传承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新时代需要传统的文化因素和文化读好来唤醒人民对文化的记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本质的时代体现。赣南客家武术在近几年的世客会、客家文化节等活动中都有出现,其目的是为了弘扬客家民俗体育及客家文化特色,同时能够传承客家文化,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建设性作用。赣南客家武术传承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2.1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豪的根基,博大精深和内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资本和底气。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本质的传承和升华。赣南客家武术的精神教育承载着弘扬正义、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等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强大的民族精神可以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就能将精神力量转化成物质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民之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2.2强化民族认同的意识形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求认同民族观念和文化体系,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赣南客家武术精神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相契合,赣南客家武术的传承对中华民族有着凝聚作用。

2.3培养高校学生的品德意志。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高校的武德教育起到重要作用。赣南客家武术作为当地传统武术加入到高校武德教育中,可以增加学校提课程的多样性。赣南客家武术承载着习武之人忠义守信的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2武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相互关系

武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和人文精神属性。因此在进行教育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育人规律、弘扬传统体育。(1)思想道德方面: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中所提出要求,要把发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当中来.(2)行为规范方面,武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的载体与精神内涵相结合是必然趋势。(3)目标方面:武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它是以人的价值为主要核心,最终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4)功能与目的方面。武术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人们对生活中所发生事情进行反思来影响他人并引导个人行为选择同时也可以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于整个人类发展有一定教育意义等其他属性性质性质都为它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和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求因素。武术的功能与目的都是从不同方面来实现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精神目标。

3结语

赣南客家武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的一部分,赣南客家武术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赣南客家武术精神和文化本质的时代体现。赣南客家武术的传承对于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培育高校学生的品格意志都有着促进作用,符合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体现。

 

4参考文献

[1] 吴玉华,汪淑玲.客家民俗体育现代转型传承发展的路径研究——以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为例[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43(03):135-140.DOI:10.13698/j.cnki.cn36-1346/c.2022.03.028.

[2] 江帆.赣南客家文化因子提取及设计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2):60-65.DOI:10.16771/j.cn43-1247/ts.2021.12.013.

[3] 林丽芳,吴莲花.客家武术连城拳坚守与创新发展研究——基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J].龙岩学院学报,2021,39(04):50-55.DOI:10.16813/j.cnki.cn35-1286/g4.2021.04.008.

[4] 冯涛.新时代客家武术连城拳内涵挖掘与传承研究[J].武术研究,2021,6(03):86-87+100.DOI:10.13293/j.cnki.wskx.008870.

[5] 姜封庆,陈嵩,李伟鹏,郭岐山.赣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及其时代价值研究——以宁都县刘坑村竹马灯舞为例[J].运动精品,2020,39(11):74-75.

[6] 吴玉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乡村治理结构分析[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41(05):29-33.DOI:10.13698/j.cnki.cn36-1346/c.2020.05.006.

[7] 祁文生.略论客家武术的形成和传播[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02):91-95.DOI:10.16007/j.cnki.issn2095-7122.2020.02.016.

[8] 陈瑞凯,崔胜利.新时期客家民间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与消解[J].嘉应学院学报,2020,38(03):92-95.

[9] 刘立.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客家灯彩民俗体育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6):61-62.DOI:10.16730/j.cnki.61-1019/g8.2018.06.035.

[10] 谢亮,黄志雄.闽西客家武术——连城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6,38(02):87-90.DOI:10.16393/j.cnki.37-1436/z.2016.02.019.

[11] 姜封庆,李海龙,李鹏.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保护[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02):42-45.DOI:10.16419/j.cnki.42-1684/g8.2015.02.012.

[12] 吴玉华.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及其文化特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06):84-88.DOI:10.13698/j.cnki.cn36-1037/c.2011.06.032.

[13] 谭东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及运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06):160-163.DOI:10.13398/j.cnki.issn1673-260x.2011.06.055.

[14] 邱世海.客家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1(04):124-126.

[15] 张赐东,李志军,张媛.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传播发展的影响——以闽西客家地区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05):3-5.DOI:10.16419/j.cnki.42-1684/g8.2010.05.013.

[16] 吕海.赣南客家武术拳法与习武风尚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2):72-73.DOI:10.16730/j.cnki.61-1019/g8.2009.12.042.

[17] 曾桓辉.客家武术传播与发展刍议[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2):113-115.DOI:10.13830/j.cnki.cn44-1129/g8.2006.02.029.

作者简介:林丽娟 1974.10  江西  本科 上海体院 副高教师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