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润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海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文化润疆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念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我党治疆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确文化润疆的基本内涵,不仅是促进文化强国的内在规约及边疆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铸牢边疆各族群众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诉求。本文结合文化润疆的内容诠释与基本方式,深入分析其价值意蕴及风险挑战,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实践逻辑,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关键词

文化润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文


文化润疆,是我党新时代治疆方略的新思路、新举措,是推动边疆文化建设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规划。我们应以文化润疆为着眼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持续推进边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从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对文化润疆的内容诠释与基本方式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和了解。

一、文化润疆的“内容诠释”与“基本方式”

首先是内容诠释。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文化理论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与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文化是构建在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文化逻辑上,是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底色,是为各族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愿景,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润疆的思想指引,深刻地指明了文化润疆的基本要义,彰显了文化润疆所拥有的时代特质以及理论本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文化润疆的主体思想、精神内涵,经历了创新与基层、超越与扬弃,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经验,能够通过文化的力量联结各族人民群众,充分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提升各族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文化素质及政治素养,对促进边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拥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各民族文化拥有“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质,共同组成了其基本内容,并蕴含在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中,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边疆各族文化还拥有“兼容并蓄”、“多元一体”的特征为文化润疆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边疆各民族在发展、继承、认同中得到了强化,逐渐形成了深刻而广泛的民族交融。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各民族文化中越来越多的思想理念得到了充分地融合,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污染,致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受到了冲击和威胁。为此,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边疆各民族的文化历史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润疆的基本内容。

其次是基本方式。文化润疆中的“润”主要指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传承、浇灌各民族文化,要对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地传承与发掘,要在各民族文化中彰显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进而使边疆各民族都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都得到了很好地保护与传承,基础文化设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文化传承与保护层面,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持续加大文化保护方面的法规建设,将成功经验以法律的形式保留下来,以点带面,形成科学的文化保护网络。在实践层面,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对文化遗产进行详实地考察、普查及修缮等工作,使边疆大量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此外,文化润疆中的“润”还拥有凝聚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和唤起人民群众归属感的思想内涵。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我国传统的工作方式是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使群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但却难以充分调动群众的能动意识与主体观念。而文化润疆则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主流意识渗透到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通过文化交融的方式,让边疆各民族群众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深化和升华。

二、文化润疆对铸牢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首先是推进文化强国的要求。“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构建文化强国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在持续推进边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我们应协同促进边疆精神文明建设,要持续开展文化润疆工作,把握好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关系。文化建设的质量好坏关乎到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关乎到各族人民在伦理价值上的认同程度,关系到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与否。所以文化润疆准确回答了各民族文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总体向度,诠释了民族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基本地位及包含关系。通过运用社会主义文化来指引新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及通过弘扬主旋律形成铸牢中华魂的新格局,使边疆各族人民得到持续、全面、广泛交流交往交融,进而为我国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是提升文化事业的建设质量。现阶段,我国边疆事业取得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在政治层面,边疆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得以保障;各族人民群众享有了应有的政治权力;自治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在经济层面,边疆的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快速的高质量发展。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在文化层面,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还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文化产业还尚未得到繁荣发展。而文化润疆可以切实提升边疆文化事业的基本需求,可以推动边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能够重新塑造边疆文化事业的价值观念,使“为民服务”的理念全面、深入地渗透到基层文化工作中,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边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

最后是有利于铸牢共同体意识。从宏观层面出发,文化润疆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我党在持续推进边疆社会建设中,持续夯实了边疆的经济建设基础,增强了边疆的经济发展实力,提升了边疆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新时代的角度出发,文化润疆的治理方略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自我重建、自我重塑及自我打磨,改变了传统重经济建设、轻文化需求的发展路向。在兼顾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使边疆各族人民的“心灵”、“精神”及“情感”得到了滋润。所以在某种层面上,文化润疆方略的提出,为边疆各族人民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延展我党的根本宗旨的核心内涵提供了支持和依托,同时对推动边疆文化强国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拥有难以替代的价值。但是,在文化润疆方略推进中,我们还应明确文化润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风险挑战。

三、文化润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风险挑战

首先是外部风险。我国意识形态斗争形势较为复杂。现阶段,宗教极端思想及民族分裂流毒依旧存在,对边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绝对不能松懈,要持续加大对网络、新媒体领域的监督和管控,要坚决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及敌对势力的各种形式的渗透,坚定不移地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其次是内部风险。当前阶段,文化润疆方略在实践落实中还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和偏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偏差。在认知偏差问题上,相关政府部门应明确“文化润疆”的“润”字指的不是某一群体或区域。同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对某群体或区域展开针对性的工作,而是要强调各民族同心协力、团结一心。如果出现认知偏差问题,将导致文化润疆难以充分发挥铸牢共同体意识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到边疆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发展。二是要避免内卷化风险。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保留民族文化特色,逐渐成为我国民族自治的思想来源。但铸牢共同体意识所强调的民族边界及文化差异弱化,却与之相背离,容易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所拥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将民族文化置入到内卷化的风险中,应积极打破民族文化边界,让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互动的过程中得到融合,进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铸牢”。三是公信力风险。通常来讲文化组织、工作队伍的素质高低、强弱影响到文化润疆的实效性。因为文化润疆内容涉及广泛,顶层设计又需要党委统一领导、统一部署,所以民族工作部门的政策执行能力对文化润疆工作的开展,拥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工作队伍能力不强、队伍结构不完善、综合素质不高或者宣传方式不够灵活等,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通过理论研究能够发现,只有工作队伍素质高、技术强、能力突出,对民族工作拥有热情,对传统文化熟稔精通,才能更好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认同感,进而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和强化。但如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工作队伍,则成为当前文化润疆工作开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文化润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一)夯实意识形态的“阵地”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指引我国各族人民群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政治保障,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力量支撑,同时也是应对新时代复杂形势、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同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也是边疆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社会繁荣昌盛,人民精神相依、人心归聚及团结奋进的现实索引。意识形态阵地是我党在边疆治理工作开展中的基本依托,是战场,是重心。最大限度地满足边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各种需求,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确保边疆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确保边疆意识形态安全,进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文化交流环境,为边疆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提供根本保证和支持。

(二)形成民族工作的“新格局”

文化润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举措,需要多方参与、整体联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应整体联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进而落实到文化组织层面,通过扎实推进文化社区、文化组织及文化机构的建设,提升文化润疆的实效性、有效性。但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构建出一支文化润疆工作队伍,应培养出一批积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热爱文化工作、立场鲜明、意志坚定、行动坚决的文化润疆工作人才,尤其是培养一批拥有丰富文化底蕴、掌握媒体传播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及信息传播能力的讲解员、传播员及宣传员,积极参与群众文化传播实践,畅通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确保文化润疆工作扎实有效、稳步有序开展,不断提升边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加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首先是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润疆中的主体地位。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涵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思想理念,是各族人民自强不息、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所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润疆的主体、主导和支撑,拥有鲜明的必要性。其次是突出革命文化在文化自觉中的推动价值。革命文化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依托,是我党在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凝结着我我党的民族魂与精神丰碑。通过深化革命文化在文化润疆中的作用,可以发挥我党的凝神聚魄价值,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最后是深化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我党领导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的关键指引,能够指引各族群众提振雄心、团结一致、增强信心,让各族群众切实地团结起来、凝聚起来。而通过核心价值观深化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让文化润疆方略发挥出所应有的作用,提升边疆治理的“实效性”。

五、结

文化润疆体现了我党新时代治疆方略的科学性、先进性及文化性,能够将依法治僵、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充分地结合起来,激发边疆各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不断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治理实践中,相关部门应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文化润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的时代价值,以推动新时代边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边疆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