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疫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
关键词
抗疫精神、乡村振兴
正文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时不我待,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从而达到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
一、乡村振兴任务的艰巨性需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来做支撑
(一)乡村振兴任务人才缺乏的艰巨性需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来做支撑
人才是强国之本,也是决定乡村振兴的关键性因素。在当下的乡村中,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然后在城市买房生活。农村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所以,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首要解决的是人才回流的问题,只有大批有理想、有能力、有情怀的人才回到乡村中去,乡村振兴才能够实现。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抗疫精神的感召之下,能够激发这些人的乡土情结,让他们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抗疫精神中,一批批医护人员,白衣执甲,舍生忘死,默默奉献,这些宝贵的品质在乡村振兴中同样需要。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个战略目标是涉及面广、要求高、实现难度大的特点,面对重重困难,没有点精神是不行的。正所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只有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在面对乡村振兴的困难时,在啃“硬骨头”时才能够知难不难、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乡村振兴的伟大胜利,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坚实的基础。
(二)乡村振兴任务产业薄弱的艰巨性需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来做支撑
2021年习总书记在考察广西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前,乡村振兴的产业薄弱,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有的地方还是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经营,这种“靠天吃饭”的经营模式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风险性,有的时候即使风调雨顺,取得了丰收。但是农业的丰收,不代表农民收入的提高,因为在乡村信息的闭塞性、交通设施的不完善,特别是没有专门的科技人才作指导,使得乡村振兴在产业薄弱之下,实现的压力会增大不少。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之下,无数白衣战士,精诚合作、团结一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完善乡村振兴的产业链的过程中,也要这种上下同心的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善乡村的网络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教育设施,只有乡村的各种设施完善,特别是教育设施的完善,就是让乡村由“输血”变成“造血”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内生的原动力,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任务思想解放的艰巨性需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来做支撑
尽管,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实施了四十多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平等性、包容性、开放性都有所增强,但是与时代的日新月异相比,思想解放的艰巨性仍然比较突出,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就使得看到年轻人搞“互联网”、“搞花卉农艺”“搞养殖业”是“下品”,甚至有点不务正业,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这块土地,但是他们却打心眼里瞧不起“农民”这个职业,以至于狭隘的认为“读书才是唯一的正道”,才是“上品”,在农村,“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很多女孩子不能继续读书、学习,这从整体来看,对于整个乡村振兴来看,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而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通过解放村民的思想,让科学的思想、真理的光芒照到他们心中,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不是靠经验去经营新时代的乡村产业,只有不断的解放思想,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才更加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二、弘扬抗疫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能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球疫情背景之下,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助于乡村振兴实现。
(一)弘扬“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之后,我们又义无反顾的把整个精力都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战略,都是把“人民”放在了第一位,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人民感受到改革开放和国家富强带给他们的红利,从而增加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弘扬“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对于在乡村振兴的实现十分必要,只有坚持“生命至上”,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系在心上,才能获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信任他们,我们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因为人民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所以坚持“生命至上”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前提。
(二)弘扬“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人心齐,泰山移。在伟大的抗疫战争中,“橄榄绿、天使白、守护蓝、支援红”来自不同的行业,却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于是大家齐心协力,不管是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抑或是守护一方的人民警察,还是不求回报的志愿者,以及外卖小哥、公交车司机,都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当然还包括甘愿在家里守护,不愿意给政府、给人民、给社会添乱的每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举国同心”的力量,我们也取得了抗疫的伟大胜利。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我们“举国同心”、勠力同心,因为在乡村振兴我们面临的苦难不比在抗疫中遇到的困难小,实现乡村任务的艰巨性、时间的紧迫性、以及实现的意义性,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因为乡村振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同样也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具有“举国同心”、众志成城,我们才能战胜在乡村振兴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三)弘扬“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不但在伟大的抗疫精神中再次得到了验证,面对肆虐的疫情,我们坚持“科学抗疫”。出门带口罩、不聚集、勤洗手、保持一米线距离。这些现在都习以为常的习惯,就是我们“尊重科学”的生动体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弘扬“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那就必须尊重科学,用科学指导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只有我们尊重科学,我们的产业才能够兴旺;只有我们尊重科学,我们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们才能够实现生态宜居;只有我们尊重科学,按照科学办事,进行移风易俗,摒弃陋习我们才能实现乡风文明;只有我们尊重科学,坚持依法办法,我们才能够实现治理有效;只有我们尊重科学,我们才能实现活富裕的愿望,所以弘扬弘扬“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不但非常有必要也很重要。
(四)弘扬“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在抗疫过程中把“命运与共”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解放军闻令而动,各行各业也挺身而出,坚决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疫情面前,医生和患者心连心,大家伙一块肩并肩。为了挽救人民的生命,许多医生、护士、警察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阐述了抗疫精神中“命运与共”的意义。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更要发扬“命运与共”的精神,要把自己的命运和老百姓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做到“民治所思,我之所忧;民之所忧,我之所行”。和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深刻的意识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就是守人民的心”。只有和老百姓站在一起,吃住在一起,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在党中央的科学指导下,全国上下举国同心,命运与共,我们也一定能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
坚持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保证,这个保证不仅在战火纷飞的革命中得到了检验,在来势汹汹的疫情保卫战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种优势也会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体现。抗疫战争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乡村振兴的号角也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
[3]范根平.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起点,价值意义及实现路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3.
[4]李娟,杨朔.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融合:逻辑,价值和路径[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