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尝试分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郑晓霞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09

摘要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和根本要求。英语教学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之一,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笔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1《基础模块》为例,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参照,结合专业特点,创设劳动语境;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劳动意识;发挥榜样力量,培养劳动素养。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劳动教育价值因素,探索如何依托教材文本渗透劳动教育,促进中职学生在技能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获得劳动实践能力、提高劳动素质。


关键词

中职英语;劳动教育;教学渗透

正文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劳动精神,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等道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可见,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也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1]

1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00后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成长环境优渥,社会中重智轻劳的倾向造成了家庭和学校中劳动教育的缺失,对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造成阻碍。劳动教育形式多样,深度融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中。中职英语教材兼具实用性和人文性,包含了诸多关于劳动教育的要素。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整合教辅资源,可以使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提升,为今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参与技能实践打好基础[2]。《英语1基础模块》为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意识,使英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将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助力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2.1 结合专业特点,创设劳动语境,增强实践能力

基于学生已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结合特定专业背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未来工作实践场景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结合不同专业特质,创设劳动情景,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专业技能实践中发现劳动、参与劳动。通过模拟真实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在具象化的劳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以教材Unit2 Transportation为例,公共交通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之一。作为中职学校一年级新生,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简单的交通工具词汇,如“bus”,“bike”,“taxi”,“subway”等,了解“Where is the library?”“It’s next to the hospital.”等关于出行问询的英文表达。但在实际情景交际中,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说什么,更无法用完整的句子进行问路,指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交际用语过于单一,往往只能够以“一问一答”完成对话。根据前序知识学习,学生已熟悉了日常生活中英语问路与指路的常用词汇及句型,能礼貌表达生活场景中个人问路需求及指路建议。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为学生创设职业环境下的劳动语境:为来访厦门旅游的客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线路,描述合理的交通路线,推荐合适的交通工具,并撰写交通出行方案的小短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他人推荐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出行时段、目的地所处位置、个人身份与需求。教师通过创设结合专业的劳动情景,设置仿真任务,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实践理论知识,通过语言输出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Unit3 Shopping时,购物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学生基本都有线上或线下购物的体验。对于购物时需要谈论的商品信息,以及在线购物中商品页面的关键要素,学生也有所了解。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积累了有关购物的一些常用词汇和句型,如“How 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 these watermelons?”等,但多数学生尚不能就商品信息用英语自如交谈,用英文表述购物的相关要素也比较吃力。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特点,为学生创设与职场应用相关的劳动情境:在校园运动会期间开展班级跳槽市场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的购物情境,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机械模仿到替换练习,再到语言实践,最终完成顾客与店员之间的情景对话。通过跳蚤市场这一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购物话题的兴趣,将学生个人生活经验与市场营销专业实践相关联,在商品推广这一劳动实践中活用购物相关的词汇与句型。

2.2 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劳动意识,认同劳动价值

《英语1(基础模块)》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包含了学生生活、学习及未来职业相关的8个不同的主题。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不仅需要挖掘教材本身关于劳动素养的知识,还要主动选取相应的课外辅助材料,借助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劳动话题讨论,以此提升学生劳动意识,从而认同劳动价值[3]

以教材Unit5 Celebrations为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生活、学校、职场中的各式庆祝活动随处可见,学生也基本都有参加庆祝活动的体验,比如参加生日聚会,节日庆典或各种迎新聚会等。对于常见聚会活动的安排,以及邀请他人参加聚会活动需要涉及的关键要素,学生也有所了解。经过小学、初中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积累了邀请参加庆祝活动相关的一些常用词汇和句型,如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和“I’d love to.”等。基于学生已掌握的关于聚会活动的安排,向全班同学发起问题:Do you need a hand? I can help with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banquet.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为自己的家庭策划一场新年聚会,并写一封邀请亲友参加的电子邮件,简要告知他们聚会的相关安排,以及准备工作中每个人的分工情况。

学生通过撰写邮件进行思考举办新年聚会中需要做哪一些劳动工作,如“Clean the house.(打扫房子。)”“Finish the decoration for the house.(装饰房子。)”“Go shopping for food and beverages.(采购食物饮料。)”“Prepare ideas for banquet activities.(准备聚会活动。)”“Prepare banquet background music(准备宴会音乐。)”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此类活动中自己能主动承担什么,为家庭分担哪些劳动工作。学生通过自身劳动实践经历体悟,在身体力行中提升劳动素养,发现劳动真谛,珍惜劳动果实[4]

例如,学生在学习Unit1 Personal Life时,经过1、2课时的学习,学生已能根据情境选用得体的用语打招呼,能够使用常见句型介绍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在3、4课时学习篇章掌握描述家庭成员与家庭特点的常用词汇与句型的基础上,补充描述日常劳动过程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语篇学习中感受劳动过程,增长劳动知识,以显性直观的方式渗透劳动意识,培养学生认可身边人的劳动付出、劳动价值,例如引入改编后的阅读篇章,讲述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家人做家务的经历,邀请学生逐一翻译文本内容,体会洗碗、浇花、整理房间等具象的家庭劳动,启发学生在日常劳作中树立劳动观念,主动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学会珍惜劳动果实。

Everyday, my mother does housework after meal. And my father will help my mother wash dishes after meals. My brother also waters the flowers in the yard and tidies up our own bedrooms whenever necessary.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really should learn from my family members. Because I think doing some housework can really benefit us. Firstly, doing housework is helpful for us to be a responsible person. Also, it gives our parents more time to do what they like and it improves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Besides, doing housework is a great relaxation for me because of the heavy study. That’s my view on housework. And hope this can inspire more thinking on the topic[3]!

2.3发挥榜样力量,培养劳动素养,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劳模精神作为主流社会认同和坚守的思想皈依与价值取向,是形塑青少年健康有序心理状态与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强大向心力,是破解新时代劳动教育难题的切入口。将行业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工匠大师的优秀品质、优秀毕业生的成长历程等多维立体的榜样力量展示在中职学生面前,能够更好地带动中职学子在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培养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成长成才。

以教材Unit8 People and Event为例,学生在谈论重要人物和事件中怎样获取重要信息有了一定了解,能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就这一话题简单谈论。在对话练习中,教师引入不同行业劳动模范、工匠大师事例,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运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对劳动模范、工匠大师进行描述,在描述人物事例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搜集劳动模范、工匠大师的信息,用英文表达学习劳动模范故事感受,如Hardworking and passionate is the impression Zhou leaves on me.当学生主动探索劳动模范、工匠大师的故事时,实现学生自主探索劳动精神内涵,感受劳动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诸如引入“全国劳动模范周家荣”事例,他与钢丝绳打了33年的交道,让钢丝绳走向全世界。通过将一根根细如头发的钢丝,进入钢丝绳合成机,通过1500摄氏度的高温,19根钢丝拧成一股,再进入股绳机,拧结成绳。数十米长的生产流水线上,150余根钢丝,如编发辫一般,结成一根承重数吨的电梯绳。通过了解周家荣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劳动模范成为学生点赞的人生榜样。

除了日常学校邀请行业工匠能手、杰出校友返校宣讲等,00后的中职生更容易被自己的同龄人、身边人打动。在生活中接连不断地开展劳动技能实践才能够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延展,从生活中的劳动体验入手,打造班级内的劳动榜样,在日常家庭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以教材Unit6 Food and Drinks为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简述对中西食物和饮品的喜好,能够根据情境,讨论餐饮相关内容,并有效完成点餐活动。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合理选择餐馆,并通过清晰的逻辑表达出来。在餐饮学习的单元里,动手制作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00后的学生被称为“互联网上的原住民”,喜欢分享生活碎片,渴望收获他人的点赞与关注。

基于此,教师在课后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菜品、饮品制作,将制作的过程录制成微课,加上中英文对照翻译,供大家学习。如疫情期间刷爆朋友圈的网红凉皮,从制作工具的准备、和面到洗面、上锅蒸再到调汁,原料易得,整个过程操作简单。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传播,学生乐于参与展示,学生可将自己制作的过程拍成视频,配上中英文字幕,在班级群分享,评选班级中的劳动模范。凉皮制作虽简单,但通过中英结合表达,手脑并用制作,学生在劳动体验中逐渐培养劳动意识。久而久之,班级同学上传的微视频可形成一个系列课程,供班内学生学习交流,互助、PK,共同成长,充分发挥其劳动引导作用。

3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全体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新挑战。通过结合专业特点,创设劳动语境;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劳动意识;发挥榜样力量,培养劳动素养,有助于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实践能力、认同劳动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学生将来踏入职业岗位实现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2]王回力.高职英语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途径[J].海外英语,2022(12):225-226+240.

[3]陈宇博,解庆福.高考英语试题对劳动教育的渗透及教学启示[J].中国考试,2021(09):87-93.DOI:10.19360/j.cnki.11-3303/g4.2021.09.013.

[4]王宏伟.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4.

作者简介:郑晓霞1992-07),女,汉族,福建福州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的中职生劳动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ZB20210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