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
关键词
高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
正文
引言: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方向来进行,在此期间历史教师需要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分析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标准以及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完成对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思想指导、文化指导、信仰指导,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以及文化信仰。
一、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性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分析当前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存在的思想认知缺陷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加科学高效地课程指导,历史解释素养作为历史核心素养要素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元素,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教学重点和要点。教师在该过程中需要深刻践行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历史解释素养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客观细致地解释在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出现的事物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正向地完成对历史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探索,并且历史解释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历史发展观也具备正向的促进作用。
在当今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下,历史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真细致地分析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借助历史知识来解决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问题、文化问题。此外,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工作也需要教师实现角色形象的转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成长发展的需求,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充当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形象,同时历史教师也需要具备积极正确的历史文艺观、政治文艺观,实现对学生积极正向地文化指导、思想指导。
历史解释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当做好持久战的工作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段深刻践行“三全育人”的思想理念,实现对学生全时段、全过程的教学引导。除此之外,在当今新高考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使得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中对历史思维以及历史表达的核心要素,也是当今高考考核的重点和要点,历史教师应当引起对相关工作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也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且理性清晰地判断相关历史事件。
二、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一)树立唯物历史观,构建科学的解释
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当前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考量,评估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历史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指导要素,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期间坚持以科学理论作为相关课程教学的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对历史进程进行科学价值判断,比如在讲解希腊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希腊地图讲解希腊的地理环境,总结出希腊所应对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外部政治环境,引导学生尝试分析雅典城邦朝着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尝试通过科学分析,借助历史资料、历史事实,分析在希腊城邦中所实施的政治制度,如民主制度、寡头制度,引导学生尝试借助唯物史观分析课程知识的重点和要点,并且对相关历史事件作出科学合理地解释。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借助历史资料以及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规律进行科学有效地解释,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二)做好教学衔接,构建内容的解释
历史教师在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对学生积极正向地课程知识迁移指导,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知识点的过程中能够借助过往所学的知识点完成对新思想积极正向地迁移学习,因此历史教师需要注重初中与高中之间的课程衔接,将过去初中教学环节所讲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地讲解概括,使得学生能够产生全新的感触。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历史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并且从初中历史课程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知识概念的讲解相对较为浅显,同时也给出了较多总结性结论,但是却忽视了指引学生完成对相关知识点更加细致地探索、探究,比如在初中历史中涉及氏族、社会、部落、国家以及基础的甲骨文、奴隶制等,其中涉及较多的知识概念,并且每个概念所包含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细致深入地讲解,但是在当前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还很难实现对学生更加有效地课程教学指导,因此教师需要有效地连接初中课程知识与高中课程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积极正向地学习,教师应当参照当前高考教学改革的压力,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顶层设计,确保每一门课程均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使得学生能够用高中的历史思维去解释初中所学习道的知识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深刻的学习印象。因此在讲解高中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有效关联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到的课程知识概念,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深刻的学习印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的素养。
(三)把握阶段性特征,构建宏观解释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凸显出课程教学的阶段性特征,阶段性特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引导学生完成对特定的课程知识进行学习探索,同时教师也需要指引学生从特定的历史阶段对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学习、探索。在此期间,历史教师需要将其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结合历史时间轴线来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地学习,以此才能够避免历史课程呈现出流水账的形式,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进行大时间跨度教学,采取通识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完成学习探索的空间,比如在讲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包含对民族工业沿海地区生产以及甲午战争爆发之后的民族资本,辛亥革命民主资本的短暂春天,以及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的民族工业发展阶段,到后续抗日阶段以及抗日胜利后的民族工业发展绝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对相关课程知识点进行串接学习,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每一个阶段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深刻把握各阶段的特征,从理论高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学习历史、探索历史。又比如在讲解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尝试从十月革命到当前马克思政治经济中国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串接学习,掌握其中的核心思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特征,构建宏观的解释项目,指引学生在解释项目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知识规律、知识特征进行学习、思考、探索,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讲述历史细节,构建微观解释
通过对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涉及大量细节类的知识项目,教师对此类知识项目进行讲解渗透能够进一步增强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同时也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在历史细节之处也具备丰富多样的历史故事,而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中也喜欢从故事中学习到相应的经验和知识点,同时学生也更希望在学习历史课程知识点的过程中通过典型的历史人物以及相应的历史事迹来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探索。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历史细节讲解,从特定的人物形象、事迹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进行层次化、差异化地学习,来帮助学生构建成熟完善的知识脉络体系。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较多的细节部位,教师需要对细节之处进行细致深入地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点,同时教师也需要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关键的数据信息展示出历史课程教学的细节之处,比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日两国之间的工业生产值如石油产量、钢铁生产进行有效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使得学生能够从细节之处了解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的实力差距,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体会到获取抗日战争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艰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细节渗透、细节引导,从微观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完成对历史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探索。
(五)加强课程价值指导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则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课程价值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涉及较多的知识要素,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则需要引导学生尝试对历史课程中的思想价值进行学习、追求、探索,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树立起积极正向的时代使命感。学习历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历史观,使得学生能够从历史辩证的角度认知到当前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学生能够理性分析国家发展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国家发展观以及民族发展观。同时通过历史课程教学,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尝试学习并探索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价值引导、思想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文艺观、发展观,比如教师可以将鸦片战争中的虎门销烟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关键细节向学生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透过文章中所讲解的知识点以及细节部位形成积极正确的国家发展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需要从价值引导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能够从价值层面完成对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探索,帮助学生构建起积极正确的历史文化认同、思想认同。
(六)加强逻辑性指导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逻辑引导、思想指导。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无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透过逻辑规律来反映出历史事件的本质,使得学生能够认知到相关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课程知识点的过程中通过逻辑分析、理性分析,对其中的历史规律、历史现象进行学习、思考、探索,比如马克思主义强调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也存在内在的底层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更加灵活高效地分析历史知识中的因果关系,为此教师在新课程导入期间需要将每堂课的主题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原因集合,指引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以及主要因进行学习探索。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尝试对相关历史课程知识点进行总结、学习、分析,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逻辑语言能力,最终增强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因此历史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观、文化观以及政治文艺观。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教师需要分析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围绕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素、培养指标,加强对学生的过程引导、细节指导,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给予学生更加良好的课程指导。
参考文献:
[1]杨佳达. 高中历史教学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策略--以"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16):3.
[2]李萍.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学生解释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2021.
该论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项目编号:JZ190216;(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