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传统孝道教育的对策思考
摘要
关键词
传统孝道;大学生;教育;对策
正文
基金:阿坝师范学院2019年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传统孝道教育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项目编号:ASC20-15
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亲情伦理,由此衍生出了源远流长的孝传统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传统孝道观念不仅是对亲子、君臣关系的伦理规范,也是一种人生伦理的价值取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个性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孝道伦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孝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批判的继承,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传统孝道教育,以促进传统孝道的现代化建设,培育堪当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传统孝道概述
(一)传统孝道的内容
传统孝道博大精深,包含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概括起来,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养亲敬亲。对父母的奉养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孝”的最低标准。第二,顺亲谏亲。对父母顺从也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但这种孝顺思想并不意味着子女对父母意志的绝对顺从,其实传统孝道在要求子女顺亲的同时也提出了“谏亲”的思想,即父母犯错,子女们不应该一味赞同,而应当从义劝谏,避免父母因犯错陷于不义当中。第三,祭祖思亲。中国自古以来盛行祖先崇拜,通过祭祀等方式缅怀祖宗的功德,祈求祖先能保佑后代,泽荫后人。第四,扬名显亲。光是承继父志还不够,孝子的终身追求应当是建功立业,扬名显亲,光宗耀祖。第五,爱己,使亲无忧。子女应当爱惜自己的身体生命,不要让父母担忧操劳。同时传统孝道还要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①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二)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
孝道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被视作百善之先、诸德之本、教化之基。传统孝道倡导的“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等内容依旧对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解决养老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传统孝道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能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必然会形成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局面。传统孝道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带油的愚民性、不平等性、封建性和保守性等几个方面,所以传统孝道发展到后来才会出现“郭巨埋儿”、“割股疗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违反人道主义的愚孝、愚忠行为。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传统孝道的历史局限性根深蒂固,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肃清其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用辩证的眼光对待中国传统孝道,寻求和弘扬传统孝道中的积极部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新时代下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传统孝道教育的重要性
可以看到,传统孝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的历史贡献却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孝道的精华部分在道德教化、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因此,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传统孝道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第一,有助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孝道教育,就是希望大学生们能辨证地看待传统孝道,对传统孝道的理论内涵进行新的扩展,让优秀的孝道文化得以更加有力的继承和更加广泛的传播。第二,有助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通过传统孝道教育,将传统孝道观念中的谦和礼让、仁爱感恩传递给大学生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一切并不是理所应当的,使其能够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律的健康人格。第三,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人若是想要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如果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推行传统孝道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的品德和博爱的精神,必定会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风气得到改善,大学生自身也能从中受益。第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人才培养应以德育为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重的教育,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意识到大学生的德育不应只是借鉴西方的教育经验,更应当从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通过在大学生中普及孝道教育,可以为大学生个体道德的良好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传统孝道教育的现状
近代以来,受社会历史、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社会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孝道缺失现象,这种不良现象也蔓延至当代大学生中。关于大学生“啃老”、“弃老”的报道层出不穷。受其个人阅历和生活环境的约束,大学生看待事物难免会有偏激、片面的地方,在孝顺父母方面也难免存在着某些缺失和不足。某些大学生缺乏反哺意识,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和牺牲,不会主动关心父母的健康状况,只有在没有生活费的时候才会想起给父母打电话,忽视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关爱。一部分子女追求享乐,推崇拜金主义,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只顾着吃喝玩乐,责任意识不足,毕业后就当起了“傍老族”、“啃老族”。
大学生的传统孝道教育缺乏也表现在高校和社会方面。高校忽视对学生的传统孝道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级学校崇尚分数至上,一味追求升学率,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变成了功利性很强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却被忽视。这种片面的重智商轻情商的做法极大地阻碍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社会没有为推行孝道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导致研究者忽视对传统孝道的理论研究,对孝道的宣传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关于继承和弘扬孝道的实践活动还很少。
四、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传统孝道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应当身体力行
首先,大学生应当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渗透了父母的心血和牺牲。所以与父母相处的时候尽量常回家看看,多帮助父母做做家务,与家人经常沟通,了解父母的真正所需;理解父母的唠叨,那其实是父母爱自己的表现;在和父母发生争执的时候尽量轻言细语,不要大声咆哮,用更加温情的方式消除和父母的“代沟”;另外,大学生的经济不够独立,在校的每一项开支其实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所以每一位大学生应当在生活上简朴节约,空闲时间可以做做兼职,既能锻炼自己,也能减轻家庭的负担;在学习上不应该只是满足于“60分万岁”,而是学好专业知识,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待。
其次,大学生尽孝应当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而不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尽孝必须要及时,不要等到父母过世了才想起要好好孝敬父母,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不应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总之,尽孝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论如何,大学生都应当怀有一颗孝敬父母的拳拳之心,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更新家庭孝道教育观念
“父母是子女的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孝道观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深远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孝道说到底是家庭伦理的范畴,因此在家庭中开展孝道教育是国民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长首先应当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构建合理的亲子关系。家长需要理智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太过严厉。爱和严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努力地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和孩子沟通,和孩子形成良性互动。在这种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下,孩子也愿意理解、尊重和信任自己的父母,这也是推动孩子行孝的动力。
其次,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家长必须意识到学习知识和道德培养是同等重要的,不能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而放弃对孩子的基本道德教育。家长可以不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了解父母长辈为家庭所做的一切,能让孩子意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必须珍惜和感激;同时,父母还可以从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孝道观,有意识地指导孩子进行一些孝敬父母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应当重视的是自己的以身作则。如果父母自己都不能够做到爱老敬老,没有为孩子树立行孝的榜样,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难以做到孝敬父母。所以,家长在平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能够抽时间带孩子看望老人,尽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任务,久而久之,孩子在这种良好氛围的熏陶下也会养成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的好习惯。
(三)加强学校孝道教育
“大学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的雨露滋润,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和熏陶。”②在传统孝道教育中,高校必须进一步重视这个问题,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的教材应当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切忌空洞的理论数据和苍白的说教。在课程设置方面可谈开设相关选修课,增加孝道的有关内容。除课堂教学以外,可以采取参观、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孝道教育,也可以组织各种志愿者活动,让学生能够实践中践行尊老敬老的道德准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完成孝道教育的课程讲授。另外,学校还应该重视榜样的力量,为大学生孝道教育树立积极的典型。这里的榜样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学校中的教师和社会上的普通人。教师注重自身的孝道修养,在一点一滴中感染和熏陶学生,社会上的普通人平凡而伟大,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有助于传统孝道教育的普及。
(四)社会应当积极参与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向社会,社会对大学生的传统孝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为大学生的传统孝道教育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首先,社会需要营造良好的孝道氛围,应充分运用各类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孝道,对孝顺父母的感人事迹需要大力宣传,对不孝的现象也应该大力度地批判,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到启发,在全社会逐步营造行孝的良好氛围,促使大家都能自觉地尊老敬老,孝顺父母。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社会上开展一系列宣扬孝道的活动,利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来营造良好气氛,开展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来加强孝道宣传,运用小品、相声等多种文艺形式来宣传、普及孝道观念。
其次,国家应当为行孝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历史上,不孝曾经是“十不赦”的大罪之一,在现代,利用法律问题来解决父母的抚养、赡养问题,处置不孝的行为已经是常见的手段。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宪法》、《民法典》、《刑法》都对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做出了具体规定。但这些法律也存在规定不够明确,落实性不够强,重物质赡养轻精神慰藉的问题,这需要我国进一步完善孝道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为孝道的实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传统孝道发展到今天,其内容在不断地扩展,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精英,是社会主义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应当充分认识到继承传统孝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学生需要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其中的精华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充实自己,影响他人。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43.
②邹晓莹,万铀能.大学生“孝”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2(20):118.
参考文献:
[1]礼记[M].钱玄,钱兴奇,徐克谦等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孟轲.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95.
[4]孔丘.孝经[M].陈书凯编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5]陈爱平.孝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6]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7]苏喜娥.当代传统孝文化缺失原因浅析[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8]张洋洋,王浩.传统孝道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启发[J].戏剧之家,2020(06).
[9]陈粟.现代大学生传统孝道养成教育路径探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8,30(3).
[10]郭丹,樊继福.孝道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现代交际,20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