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利用“资料袋”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资料袋;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设定了“资料袋”,并采用这种形式把课本知识点和一些大量的生活知识、课外阅读知识点等加以联系,这既充实了小学的语文课内容,又能很好地拓展学生思维,从而深化学生对课文结构的认识。显然,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不能缺的重要内容,老师应该活化“资料袋”,充分发挥“资料袋”的教育价值,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质量的关键手段。
一、“资料袋”概述
“资料袋”是在有些课文之后会设置“资料袋”,这个设置首先是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充实学生知识储存。而且,还具有复制老师课堂的功能。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袋”的知识点比较丰富,包括很多的天象地理环境和历史知识点。对其加以综合归类,一般包括如下几种:本文作者简介;历史背景说明;课本有关知识点说明。这部分知识点的设置是为培养学习者综合归纳能力,并以学生认识发展为基础,加以编排和设置。
二、课前把握时机,适时引入
老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形成适宜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如果学生都期待阅读了,那么教学环境中,语文学习气氛一定很好,而整个教学效果会达到高效率。
比如,在《长征》这篇课文教学流程中,“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全方面描述了红军长征整个流程中遭遇各种艰难,但这种较为精练的表达以后,就会使得学习者无法领会这些内涵,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运用“资料袋”中补充的丰富课外学习内涵,进行对我国历史长征不同阶段的阐述与解说,使得学生更能够感受到红军不怕艰苦的英雄气概与奉献精神。这种的教学方法,构建在相当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使学习者将课后“资料袋”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连接对文章的掌握中,从而体现了课堂内外语文教学的相互联系,从而扩大语文教学途径,提升增强学习者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能力,使他们更容易把握文章主题。
再如,在开设《太阳》一课的同时,考虑到该篇文章说明性较强,尽管采取了各种解释手段,其内涵仍然比较抽象,对于学习者而言具有相当的认知困难。于是,老师从“资料袋”的内容谈起,“一百亿年”、“五十亿年”、“我们的祖先”、“像三只脚乌鸦”、“太阳黑子”这些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太阳知识的好奇与兴趣。以此为契机,老师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文章,了解关于太阳更多的知识,充分调动他们自主预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又如,在学习《乞巧》这篇古诗词的同时,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对中国的传统“乞巧节”并不熟悉,远比不上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了解得多,这对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容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好在课后的“资料袋”为学生带来了大量的节日资料,让他们了解了这一节日的渊源,还有“乞巧节”的节日内涵。有了这一充分的铺垫,古诗教学的过程中便顺利、轻松了许多。
三、课中巧用资源.引领阅读
“资料袋”中还有些是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的有效补充,这些信息对于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人地理解文本,拓展学生视野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的“资料袋”也是很好的阅读推介窗口。在“资料袋”中不但说明了本书的著者及其本书中的主要故事,还配有了五个主要人物的照片,并注明了人物的绰号: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和行者武松。事实上,不仅有五位《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而且每人都有各自的外号,而这些绰号也是十分有意思的来源。这也是吸引学生开启《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资料袋”中的插图入手,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所对应的章节,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引发学生阅读和讨论其他人物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整本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修养,丰富情感[1]。
四、课尾延伸,引发自主阅读
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的才能变得尤其重要性。课文后的这个“资料袋”对学生采集、整理历史资料,具有重大示范作用。也得法于课内,受用于丰富课外。征集资料的流程正是学生主动朗读、主动采集、自主讨论的流程;学生那种多姿多彩的、个性化资料袋将变成一个个缤纷的展厅,使他们在展示中共同交流学习,扬长避短,有收获。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质也能获得很大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松鼠》之后,还要让学生读课后的“资料袋”。“毕生”一词写出了布封的执著精神,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三十六册巨著,这样一个数字令人惊叹。此时,学生对布封的作品《自然史》也迫不如待想拿在手里仔细阅览,要去看温和憨厚老实的大象、相亲喜爱的鸽子夫妻。在上课结尾时,老师以“资料袋”吸引学生,不但使学生们再次获得持续阅读的熏陶,也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起了学生们主动读书的兴趣。
再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老师推荐学生选择《城南旧事》来阅读。像如此,在上课完毕前,老师通过课后“资料袋”向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资料袋”的具体内涵远超出了人们所见到的一小段内容,就如同对他们敞开的一扇窗,一扇通向中国文化的大窗,门外就是一个充满语文知识的广袤新天地。
所以,“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教材中的“资料袋”作为范例,老师既能够“拿来主义”,直接运用,也同时能够恰当的运用;又可以运用“学习主义”,学它的表现形式、学它的内涵、学它的呈现方式,充实更多的“资料袋”。所以,老师精心处理这些“资料袋”将会为小学语文“锦上添花”[2]。
结论:
综上所述,纵观以上教育经验,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忽略的重要教育资源——“资料袋”,虽位居文后,但其意义却不可小觑。老师应当注意研究“资料袋”,用好“资料袋”,实现“资料袋”的价值,以便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品质,从而提升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坤耀. 谈小学语文课后资料袋在教学中的运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2):54-56.
[2]王佳玲,任强. 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外阅读的主要特色与使用策略[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1(4):108-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