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蓝亚敏

隆教畲族中心小学 福建 漳州 363106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学校教育为小学生提供了主要的教学阵地,但同时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深远影响。要高度重视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当前,小学阶段家庭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家庭教育的成效。对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家庭教育进行改进。本文浅析了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小学阶段家庭教育问题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家庭教育;改进措施

正文

前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兼具潜移默化和深刻长远的影响。小学生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养成,均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影响。小学生会下意识地以父母为榜样,养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得当会引导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并培养其良好的德性。

一、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

部分家庭受传统文化影响,父母在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通常,在一个家庭中,母亲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要使命,而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则相对缺失。父亲为家庭生计而奔波忙碌,在教育子女方面付出的心血较少。然而,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成长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可能会引发亲子冲突,甚至导致子女产生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

2、家长未能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

在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未能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甚至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独生子女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庭中备受宠爱,祖辈对孩子的隔代教养更是呈现出过度溺爱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难以养成独立的性格,容易形成对父母长辈的依赖心理,影响其未来的独立生活和学习。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期许过高,填鸭式地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特长,罔顾其兴趣爱好和认知接收能力,极易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和疲惫心理,造成适得其反的教育结果。

3、片面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家长日益重视加强对子女的智育,但相对忽视对孩子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还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片面重视提高孩子的学习分数,而忽略对孩子展开思想品德教育,未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甚至导致孩子“三观”不正,道德品质滑坡。部分家长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且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未能充分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成长状况,未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

二、小学阶段家庭教育问题的改进措施

1、重视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回归

对家庭教育进行改进,要重视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回归,由父母协调配合,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对子女品质的良好培养。父亲角色要充分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创设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文化环境,重视家风家教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角色要致力于创设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为开展家庭教育夯实基础。只有家庭内部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才能为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才能避免子女受到心理伤害。父亲角色要塑造深厚的家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向子女传递知识文化,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家庭文化的熏陶,提升子女的道德品质。另外,父亲角色要致力于构建纯正家风,加强对子女的家风熏陶,传承传统美德,实现对子女的德育[1]

2、秉持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

家长要秉持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重视筛选合理的家庭教育内容,运用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开展科学教育。家长要优化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子女,不仅要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其身心健康成长,并注重培养其道德品质。家长要汲取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阅读书籍,提升素养,为子女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科学指导[2]。家长要与学校教师加强沟通交流,实时从学校教师那里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家庭教育。家长和长辈要避免溺爱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强的心理,帮助孩子摆脱对长辈的依赖心理,自主开展学习和生活。家长要摒弃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接受能力,结合其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为孩子筛选课外学习内容。

3、加强对孩子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落实对孩子的“人的培养”,加强对孩子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孩子实现全面发展。家长要深入理解和充分尊重孩子,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展开平等对话和沟通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重视引导孩子实现良好的智力发展,教会其独立思考和探索求知,与此同时,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要改进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作风,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形成热爱劳动、勤劳俭朴、待人真诚、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意识,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3]。家长要实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矫正。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家长未能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片面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此,家长要通过重视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回归、秉持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孩子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对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有效改进。

参考文献

[1]于勇.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现状与学校应对策略——源于一次家访的思考[J].教书育人,2021(29):22-23.

[2]梁华英.小学阶段家庭教育问题探微[J].求知导刊,2021(26):16-17.

[3]张洪昇.农村小学阶段家庭教育重要性及问题的对策[J].天津教育,2020(23):171-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