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魏哲

泉州第十一中学 362011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更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不仅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含量”,把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寓语文基础教育于广阔的科学世界中。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是培养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一个重要途径,要利用此途径,着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尝试从五个个方面将这种素养渗透在教学中。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设计 科学思维 能力培养

正文

一、巧用导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在进行语文教学导入时,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并且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的问题,让孩子们主动去发现和思考,以此增加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比如在八年级下册中有《大自然的语言》,引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诗词或谚语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庄家老汉把田犁。让学生猜测分析其中的自然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出“物候学”一词,过渡到课文当杏花开的时候,那是告诉你该耕地了。 当桃花开的时候,那是告诉你该种谷子了。 当布谷鸟唱歌的时候,那是告诉你割麦插禾了,这就像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因势利导,引导孩子们探究科学知识的研究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孩子们体验、发现并总结出科学研究方法。如,观察、记录、归纳、总结、比较等,都是孩子们将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在设计大雁归来》一课时,课外延伸我是这样安排的:

1.作者说在大雁身上找到了人类失去的东西,想一想,这“失去的东西”是什么?

交流展示(失去了亲情、友情、善性……)

2.资料链接:展示相关图片:

18年前的SARS,全球8244人因此患病,其中有7747个中国人;甲型H1N1流感也是源于人类和野生动物多次接触。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该欢天喜地的新春佳节消逝了往日繁华,让本该快乐的寒假生活暂别了欢声笑语,又让多少同胞因为疫情失去了生命?这个假期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也一定引发了你深刻的思考。结合今天的学习,联系眼前发生的一切,你有什么话想对人们说吗?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自然环境保护的知识,同时训练了孩子们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相比较在课堂上教师单方面讲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巧妙设计教材中的自然科学文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涵盖各个方面,但是涉及到科学类的不多,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为数不多的自然科学类文章,进行巧妙设计,向学生有目的的传授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下是《昆虫记》名著导读的教学设计:

1.设计导入: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子,被人称为勤劳的蚂蚁原来是个损虫利己者,美丽的萤火虫是个残忍的麻醉师……那么你们喜欢看《昆虫记》吗?你知道这些昆虫是以哪里作为舞台,展示一个神奇的昆虫王国吗 ?(荒石园),荒石园是个怎样的地方?(观察昆虫的地方),那里的风景美吗?对了,荒石园的昆虫王国,今天正在举行一场大评选活动呢,同学们都来当小评委,投上你宝贵的一票,看看各项大奖会花落谁家。

2.设计探究环节

环节一:昆虫王国大评选

1.昆虫世界之最强“杀手”——螳螂

同学们,评选最强“杀手”奖,你们会投票给谁呢?螳螂。它获得这个荣誉称号,可谓是实至名归。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相关章节,找出螳螂上榜的理由。

2.昆虫世界之最强大脑奖——红蚂蚁

请同学们阅读相关章节,找出红蚂蚁上榜的理由。

环节二:“酷虫之最”我来评

自然界还有很多昆虫身怀绝技,请同学们按以下格式,独立阅读相关段落,评出你心中的“酷虫之最”。

分享格式 

1.最------的昆虫 

2.神奇指数:1---5星级(自定) 

3.昆虫特技:写出该虫独特之处 

4.专家推荐词(自选)

示例1.最佳“雕塑家”——圣甲虫

2.最灵敏“狗鼻子”、最强“求偶者”——小阔条纹蝶

3. 最美母亲——西班牙蜣螂

4. 最强歌唱家——蝉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学生学习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的得来的。语文教学亦如此。而自然科学类文章正好给予了学生这样的机会。如八年级时间的脚印》一文中,我设计学生探究如下:

①例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呢?

②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③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哪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④岩石保存了哪些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哪些地壳的活动

⑥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怎么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有了这样的质疑探究,学生可以下去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也带着问题听课,这样不但具有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科学常识。

五、拓宽渠道,多种形式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时可以结合当今世界某一方面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初中语文选取的自然科学文章与实际生活相关性很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讲述相关文章时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文章。如讲授名著导读昆虫记和《时间的脚印》时可以给学生推荐《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讲授《动物游戏之谜》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国爬行动物图鉴》等,这样长久以往,逐步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叶圣陶说过:人人即是创新人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具有不断创造的欲望,学会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本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使天真可爱的学生形成较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 张胜武.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指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