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徐子涵 金永宪 许美华 王续梅

摘要

新时代,三全育人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有助于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三全育人;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正文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即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引领。

1. “三全育人”的内涵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思政教师是“育人”的主力军。但是高校作为育人场所,所有的教职工都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包括学校内的其他专业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全员育人延伸至高校外,对于家庭、社会等方面都有相关的要求,家长的道德行为和行事方法都会对大学生的知情意行形成影响;社会上的道德模范人物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全过程育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不应该停留在某一阶段,更应该具有长期性;育人方式也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还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所产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不同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全方位育人,是指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放在学校的课堂中,还应该延伸至家庭、社会层面。像家庭层面,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科学机制;社会层面,正能量引领大学生通过实践让身心得到更好地体验;学校层面,则是需要发挥好课堂主阵地从各个方面浸润学生。

2.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民族地区高校作为高校组成的重要部分,它承担着为本地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本身的意识形态教育极为重要。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区红色文化都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为本地区培养综合性人才。同时由于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与汉族地区有着诸多的不同,在新时代下,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培养更应该结合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地区特点,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制定相应的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使大学生在知情意行上有明显的提升,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帮助。

3.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民族地区的大学生,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共计发放181份,回收181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对最终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本研究将通过spss25.0、excel软件对问卷样本进行频率分析、多重响应分析以及绘制统计图。

首先,基本人数统计如表一,结果显示在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较为平均,年级分布上大四偏多,在专业类别上人数也较为相似。

人口学变量

选项

频率

百分比

性别

84

46%

97

54%

年级

大一

32

18%

大二

32

18%

大三

46

25%

大四

71

39%

专业类别

文史类

90

50%

理工类

77

43%

其他

14

8%

表一

其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次调查报告共设置了15个问题,从大学生自身对于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应该怎样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民族地区应该如何进行改进做了相应的问题。

对于是否了解什么是“三全育人”其中68.5%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根据具体数据可知对于大学生来说,“三全育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度不够、关注度不高。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来说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有哪些?本题设置了四个选项,分别是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其中学校因素占据比例较大31.4%。其次是家庭26.8%,社会占比24.8%,如图二。而对于学校中所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60.8%的学生认为课堂灌输教育为主,实践教学的比例只占到16.7%,如图三。是否参加过德育方面的实践(如志愿活动)一题中,只有36.5%的人选择有,60.2%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类似的实践活动,如图四。而对于怎样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26.7%的同学选择了提高家庭的配合,22.2%的人选择了社会实践,如图五。

QQ图片20230625142629.png

图一                                       图二

QQ图片20230625142648.png

图三                                               图四

图片1.png 

图五

通过与民族地区的高校思政教师访谈得知,对于普遍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是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的场所,而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以灌输教育为主,缺少实践。在与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访谈沟通中可知,传统课堂是主要教学方式,很少存在社会实践,相关社团组织的实践方式也很单一,缺少趣味性,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同时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大学生表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政课为主,教育手段的单一也忽略了大学生的差异性,育人活动不够深入。通过与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得知,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比例较大,所以当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父母给予的关心较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课余生活的丰富,从而减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使得父母很难了解到大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同时家长们认为学校是进行育人的主阵地,忽视了家庭是大学生最天然的教育场所,造成了全员育人的缺失。

综上所述,缺少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育人模式,使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大减弱。

4.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第一,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将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好。对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贯彻“三全育人”将高校课堂主阵地运用好,改变教学模式单一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将民族地区独有的民族特色融入进课堂。理论联系实践,可以多开设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将思想政治教育外化为自身的知情意行。同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思政课教师,像专业课教师可以多融合民族特色,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同学要开展个性化教育,将传统的课本教学转化为新媒体教学,更好地吸引学生,从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们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关心同学,了解同学在日常存在的问题或疑惑,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占比较大,所处环境和本身成长的文化背景的不同,更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在学习文化生活中提高自己。

第二,家长与学校进行双向合作式教育。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家庭作为大学生长时间生活的场所同样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大学同之前的学习生涯的不同,针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可以加强家校联合的方式,由于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存在家长陪伴缺失的现象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要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制定相应的育人措施。例如:通过学校举办一些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讲座,邀请家长进校学习与沟通,使得家长更好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目前的学习与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家长,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家庭中的育人氛围。同时家长应作为良好的道德模范,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大学生通过家长正确的道德行为来规范自身。

第三,加大社会实践力度。由于目前,大学生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绝大多数来源自校园,但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社会是作为全方位育人的一部分。当学生走出校园,社会作为新的教育场所,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可以通过在公交站、地铁站增添广告牌传播正能量,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标兵等等,用良好的社会氛围感染学生。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多开设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尤其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参观红色文化场所或者民族文化发源地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人文文化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知名的企业或优秀校友进行讲座,发挥社会育人的功能,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总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建设美好未来的使命,而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不断的破解困境。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要结合民族地区自身的独特性,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弘扬民族团结,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丰富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内容,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的“三全育人”,从而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版).

[2]原婧.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法制博览.2020(08):22-25

[3]郭先根、景云.高校“三全育人”模式实现路径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1(08):69-72

[4]魏娟辉.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0(04):166-171

[5]徐静.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52-53

 

作者简介:徐子涵(1995-),女,汉族,法学硕士,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金永宪(1978-)男,朝鲜族,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许美华(1986-)女,朝鲜族,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续梅(1999-)女,汉族,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邮寄地址:收货人: 徐子涵 手机号码: 18844380011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公园街道园洁胡同河畔花园四号楼  邮编:1330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