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简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英

五莲县许孟镇初级中学262300

摘要

语文课程既承担着培养学生表达和理解能力的任务,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引导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所以,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分析情感教育及其特点与重要性,就其运用策略展开详细的探讨和总结,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情感教育;初中语文

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逐渐失去韵味,这就需要教师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情感之中,实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文章透露出如道德之美、人生之美、爱情之美、社会之美,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得到熏陶和发展。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打开心扉、走进课文、尽情感悟,引导受教育者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

深入发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共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关注知识点的教学,重视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句式的应用,甚至对写作手法的认知。但是,教师往往忽视了情感教育,对教材资源的发掘不够。因此,要想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首先就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带领学生对教材展开全面分析,从中发掘文章中的情感渗透,进而对作者的情感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和共鸣。比如,在学习《春》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学生的第一感受即这篇文章是对春天的描述。教师在对这篇课文进行简单介绍以后,首先让学生自行对文章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情感。学生很容易就能够说出表达了“喜爱”“盼望”之情。在有了这样的基本认知以后,学生对文章展开精读,并画出其中自己认为最为优美的句子,然后与同学交流和分享。而这些优美的句子,基本上都是情感表达最为浓烈之处,能够实现对学生情感更深层次的熏陶,让学生对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有更深刻的认识。随后,再询问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文章、诗词中还有哪些对于春天的描述。经过思考之后,有的学生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的学生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通过这样的情感迁移,学生对春天有了更新的认识。最后,再引导学生就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情感进行表达和描述。通过此过程,学生不但对《春》这篇文章蕴藏的情感有了深刻认识,还加深了自己对春天的情感理解。

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产生相应的情感,建立切身的感受,从而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初中生的情感迁移能力并不强,情感感知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与文章感同身受的体验,充分运用学生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起到相应的感化作用,从而在深刻理解文章作品情感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情感洗礼。比如《背影》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没有与作者完全相同的经历,所以并不能准确理解文中的情感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情感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强化学生对于亲情的感悟。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展开讨论,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来加深学生的体会。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至亲之爱的珍贵,从而建立感恩之心。这样的情感熏陶,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利用多媒体建立直观体验,强化学生情感

融入情境是体验情感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然而,初中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有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理解文章的情感时往往难以对文章的情境有准确的认识,以至于无法对情感有深入的理解。鉴于此现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情感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章中的情境在学生面前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而言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学习《观沧海》时,在学生对诗歌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登高临海的视频,让学生从作者的视角对大海吞吐日月的博大、惊涛拍岸的磅礴建立直观的认识。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感,对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这首诗歌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再结合对学生对于作者生平的了解,就能够对一代枭雄曹操胸怀天下的气节有更深度地理解。再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让学生以空中的视角直观地看到诗句中描述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景象。这样,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对于强化情感教育的效果是极大的帮助。

引导学生带感情朗读,深化文本理解

对文章有感情的朗读,是读者体验作者情感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并且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对文中作者的情感及案例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进行正确的朗读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并且在朗读过程中充分运用表情、神态、姿势的变化向学生传递更加强烈的情感表达,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朗读训练,从中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比如,通过对《出师表》的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感,以及对后主的拳拳劝诫之心。通过对《黄河颂》的朗读,学生能够感知黄河的磅礴气势,感受其作为中华文明母亲河的壮美。通过对《海燕》的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海燕高傲、勇敢的精神。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情感认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绝不能忽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情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只有从生活实践中感受得到的情感才最为深刻。所以,教师不能仅局限于在课堂上讲情感,更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带领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中感受真情实感。比如在学习了《秋天》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真实地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秋天丰收的喜悦,进而对文章中的情感产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再比如,学习了《回延安》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遗址与红色博物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革命前辈是如何不屈不挠地与侵略者作斗争,最终赢得革命伟大胜利的。

结语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在日常诵读中体验情感、在意境欣赏中理解情感、在领悟情感后抒发情感 ;加强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挖掘教材情感,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情感启发;另外,初中生作为情感教育对象,自身应该积极配合情感教育的实施,让其情感在积极的引导下朝着社会所期许的方向发展,为我们的国家培育更多高情商、高智商的人才,真正地实现我国的科教兴国之梦。

参考文献

[1]洪小舟.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3):57-59.

[2]陈兴瑞.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152-1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