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电装实习》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荆海霞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

《电装实习》课程是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是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实习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从课程性质、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设计、教学创新点、考核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电装实习》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装实习;教学方法;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

正文

   《电装实习》是全国各高校理工科电气、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的实践教学课程。各学校结合自己的学生特点,对《电装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分别阐述了自己的实践和教学经验[1-4],对开设《电装实习》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目标要求,探讨了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电装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

1.课程性质与目的

电装实习》课程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隶属于专业教育平台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共20学时,0.5学分,开设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期末。课程是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实习活动通过本实践课可达到以下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认识基本电子元器件及掌握元件参数的读取方法,掌握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装配工艺,锻炼焊接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使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源等基本电子仪器进行故障的排除和整机的调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及价值观念,为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学情分析

该课程一般实在学生学习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开设。计算机专业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电类焊接课程,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电烙铁。但是前期开设了电路电子技术课程,学生在实验室上过8学时相关的实验课,对电路图和常用元器件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有一定了解,为本课程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课程教学内容

 考虑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特点,实训内容共分两个模块:

(1)电子小制作的装调。通过对一台电子小制作的安装、焊接和调试,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和质量检验标准,了解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达到上述目的的基础上,使所装配的对象能完成基本功能。

(2)正弦波振荡器的焊接和实现。本项目要求学生在万能线路板上设计实现一个正弦波产生器。通过该项目,使学生了解万能线路板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万能线路板上元器件的正确布局和规划,了解正确使用电子仪器进行电子产品调试的方法,进一步熟悉焊接的正确方法和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进行课程实施时,学生必须在完成第一个实训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第二个实训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1 课程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考核

形式

项目1

电子小制作的装调

8

R必做£选作

R验证£设计

2-3

硬件作品+报告

项目2

正弦波产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12

R必做£选作

R验证£设计

2-3

硬件作品+报告

说明:

1)为了更好地培养学时的团队合作精神,实习按小组进行,从接受任务、焊接调试到实报告的撰写全过程,均以小组形式完成

2)在进行实习课之前按照要求提前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实训纪律、卫生、协助老师完成实习内容。

4.教学策略

1)课前组织学生准备好实训器材。

2)制定合理的上课计划。考虑上课时需要电烙铁、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等实训器材,制定计划时,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本课程集中2-3天完成。

3)分组进行。考虑学生第一次接触焊接,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一方面两人一起进行,可以保证焊接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做好示范。焊接时给学生做好示范,保证学生学会正确的焊接方式。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焊接调试过程中,采用“以老带新,以快带慢”的方式。即:电子专业的学生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调试,或者装调先完成的学生帮着进度比较慢的同学进行调试,并将此项工作计入学生的课堂表现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6)装调过程分步骤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装调的成功率。

模块1:以焊接完成足球小音箱为例。第一步为元器件在PCB板上焊接完成,第二步为与喇叭正常连接出声音,第三步为组装完好并能实现正常功能。

模块2:第一步完成焊接,第二步为调试通电路。

7)做好总结。完成装调后还需要完成相应的实训报告,进一步对所装调的内容进行总结。

5.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提前进入超星平台课程网站,学习有关视频,预习实训时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2模块1原理讲解:安全教育;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足球小音箱套件的工作原理讲解及装调流程。

3)模块1分步骤调试:按每步骤的先后完成顺序给学生进行了登记,并反映在学生最终的焊接成绩中。

4模块2原理讲解: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原理讲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万能板的原理讲解及正确使用方法讲解

5)模块2分步骤调试:按每步骤的先后完成顺序给学生进行了登记,并反映在学生最终的焊接成绩中。

6)实训报告的撰写。全部焊接完成,学生还需提交打印好的电子版实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两个实训内容及作品图、调试成功的波形图、实训结果与分析、实训心得体会等,且需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6.教学创新点

1)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既保证了实训顺利进行,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采用“以老带新,以快带慢”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和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3)分步骤进行:即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作品的成功率,大大减少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

7.考核方法

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根据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训报告、焊接实现情况等综合考核。由平时成绩50%和期末考核5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占30%、课堂表现20%、焊接实现情况占50%构成;实训报告作为期末成绩进行考核。如表2所示。

2 成绩考核表

 

平时考核项目(百分制)

期末考核形式(百分制)

合计

考勤

课堂表现

焊接实现

实训报告

 

30

20

50

100

总占比

50%

50%

100%

8.教学小结与反思

1实训完成情况看,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到其中,热情高涨,提前完成了焊接任务,且完成质量较高。尤其第一个实训内容,由于是在一块已经排好版的PCB板上完成所有活动,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完成,且最终组装好,学生还能听到声音,能用到实际生活中,因而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课后也表达了自己非常喜欢学习这门课程的想法。

2由于时间有限,学生人数又较多,焊接过程中,采取了让动手能力强、焊接快的同学去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和让电子专业的同学义务帮助计科专业同学的方法,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3学生的实训报告完成情况没有焊接实现完成的好。后续还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金凤,杨莹,李雪. 电类专业电装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9(2)

[2] 吕霞付,罗萍,王平,张毅,付蔚. 电装实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 , 2011(6)

[3] 何勇. 《电装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 , 201211

[4] 司朝良. 学分制下电类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9)

作者简介:荆海霞(1976年7月生),女,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博士研究生,西安外事学院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专职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电类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的教学与实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

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2022年研究课题项目:民办高校系(部)管理机制研究——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2mjy09)

西安外事学院工学院2021年教改项目:基于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研究成果

横向项目聚氨酯材料蠕变数据建模方法与工具模块(项目来源西安工业大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