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价值取向探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新珍

新疆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中学 843000

摘要

语文教材中有名著导读内容,教师执行教学方案时,要对学生名著阅读价值取向展开对应研究,以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合性,为学生展开名著阅读提供必要技术支持。学生大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名著阅读,教师在阅读设计和引导时,需要对名著内容进行归结处理,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展开互动性学习讨论,促进学生阅读价值观的建立。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价值取向

正文

每一册语文教材都有两个名著导读单元,教师在教程安排时,要充分考虑教情和学情,从名著导读价值取向角度展开规划,以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品质。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价值标准所取的方向,也就是价值观的指向性。学生对名著阅读有不同期待,其阅读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教师深入研究名著导读教学策略,从历史背景、生本认知、社会生活、对比思考等角度展开规划和分析,找到导读设计取点,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服务,能够确保名著阅读学习的顺利展开[1]

一、关注历史背景,调动生本阅读思维

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教材中重要内容,学生对名著阅读有不同兴趣,由于阅读时空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展开名著的全文阅读。教师对学生阅读条件最为清楚,在具体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时,要有具体的规划和指导,利用一些辅助手段,推出名著简介、名著梗概、名著鉴赏等内容,引导学生对名著成文历史和背景进行重点学习,也能够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主动性,特别是背景材料的学习,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历史有了更多了解,不仅能够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还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视角,从更高角度展开阅读思考,提升其阅读效率和品质。

如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都很熟悉,从小学到中学,已经学习过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的记事,带有回忆录的特点,这部文集以记事为主,包含10篇散文,集中反映了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这本散文集,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围绕鲁迅先生成长过程展开叙事,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的决心,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为理清阅读路线,教师要求学生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这部散文的成文背景信息,课外阅读相关介绍内容,有计划选读其中的内容。因为这部散文集有诸多单篇散文组成,为学生阅读创造条件,教师适时布设一些阅读任务,对学生阅读学习情况做定期检查,确保阅读学习质量。如定期阅读座谈活动,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展开阅读讨论,介绍自己的阅读经验。鲁迅先生文章语言比较难懂,学生集中反馈时,大多对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教师参与学生阅读互动交流活动,适时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对语言特点进行梳理,指导学生对接历史背景进行阅读学习,学生互动热情很高,其阅读收获颇丰。

教师组织学生集中阅读时,需要设计一些具体的阅读任务。如阅读《父亲的病》这篇散文,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几位“名医”的做法,鼓励学生自行组成演绎团队,改编课本剧,做好角色分工,设计角色台词,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阅读兴趣,特别是文章中关于“名医”的所做所为,更具有看点,教师设计演绎活动任务,成功调动学生创编主动性。因为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检查和指导,给予学生更多方法支持,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背景材料,指导学生灵活塑造这些人物形象。在演绎展示环节,教师让学生主动表演,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学生表演都很卖力,课堂反馈效果良好,教师对学生表演情况做点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围绕单篇课堂演绎活动组织教学,为学生带来直观体验的机会。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演绎形式解读名著内涵,其操作获得不错效果。

二、对接主体认知,提升生本阅读效率

学生学力基础处于不同水平线上,这是最为重要的学情信息,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因为名著有不同诞生历史背景,而学生对名著产生条件不熟悉,教师针对性设计名著导读策略,引导学生先期学习相关材料,能够丰富学生阅读认知,为顺利组织名著阅读学习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名著阅读需要一定认知储备的支持,学生对名著的感知带有差异性,部分学生有名著阅读经历,其学习体验会更为深刻,而更多学生则没有这样的经历,对名著的认知极为有限,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判断,为学生规划清晰阅读路线[2]

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名著阅读基础做客观分析,能够设计适合度更高名著导读学习任务,成功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如教学“名著导读”《西游记》,学生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最为熟悉,动画、电影、电视等媒体都以各种形式推介过这部作品,学生对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角色都比较熟悉,自然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为此,教师设计名著导读任务时,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名著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为形成对接,教师选择一些中考试题内容,渗透到问卷之中,对学生名著阅读认知基础做客观评估。学生对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比较熟悉,但对某些场景和故事掌握还存在不少短板,教师对调研情况做具体分析,设计一些阅读任务,意在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如:孙悟空这个人物,在一些方面表现出猴性,在一些地方又表现出人性,还有其神奇的力量,体现出神性,如何做定向分析呢?结合相关章节做具体分析,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

学生对这部作品最有感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需要考虑时空条件的限制。这部小说总字数在100万左右,学生要全文阅读有较大难度。教师需要做好导读设计,让学生建立选择意识,对原著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结,找到一些典型的章节进行重点阅读,对一些主要人物和事件做重点关注。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章节,教师要求学生对主要情节进行梳理和归结,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段故事,对孙悟空人物性格展开专业解析。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搜集相关章节内容,或者利用网络搜集影视信息,对孙悟空人物性格展开深度解析。因为学生对孙武空形象最为熟悉,对这段故事进行描述之后,自然能够形成有形认知。学生阅读名著缺少的方法,如何才能提升其阅读效率,还要保障阅读质量,这是教师最需要考量的问题。教师挑选重要章节组织学生进行重点阅读和鉴赏讨论,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线,其组织效果更为突出。

三、联系社会生活,促进生本阅读内化

学生阅读基础存在较大差距,其生活经历和社会认知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在学情研究时,要对学生学习认知基础有清晰把握,以便做出适合的教学应对。名著都与当时社会有诸多联系,其内涵极为丰富,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和社会积累,自然不能深度理解名著的内涵,也不能正确理解名著的人物和情节。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及时传授一些阅读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对比,为学生顺利进入名著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将名著导读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能够促进学生阅读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展开深度的阅读学习。

学生生活阅历较少,教师在名著导读设计时,需要做好对接处理,对学生生活和社会认知基础做出客观评估,以便设定名著导读任务,对学生阅读情况做定向评价[3]。如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学生对这部小说成文背景不是很熟悉,教师借助媒体展示相关素材,与学生一起观看改编的电影片段,组织学生对祥子这个主要人物进行集中讨论,归结出小说的主题思想。这部小说诞生在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教师结合电影背景做阅读解析,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辅助材料,对当时背景情况做具体分析,然后组织学生梳理小说基本情节,围绕主人公祥子进行发散性思考,设定一些具体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借助课余时间,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学生对祥子生活的年代不是很熟悉,虽然看过电影片段,但还是无法理解祥子的成长经历。教师对这部小说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对小说主人公祥子性格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对祥子命运走势进行预判。学生逐渐找到阅读方向,深入到文本之中,对相关内容做重点关注。

学生社会认知积累不足,难以理解祥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其命运走势,教师有意识设计一些阅读任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如老舍语言的研讨活动,老舍堪称语言大师,对北京话最为熟悉,教师要求学生深入小说之中,找出一些经典的片段,展开集体性鉴赏学习活动,交流阅读鉴赏方法和经验。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展开梳理性阅读,对小说主要内容进行多重归结和梳理,很快就有了一些新发现,将一些典型片段摘抄下来,准备参与小组鉴赏互动活动。初中生有一些鉴赏学习经验积累,教师组织学生进入鉴赏学习环节后,还需要在鉴赏角度选择、鉴赏程序设计、鉴赏活动组织等方面做出必要干预,为学生规划清晰阅读路径。一个最为简单的鉴赏学习任务,成功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教师在鉴赏方法方面展开教学引导,为学生提供学法研学机会,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整本书阅读需要大量时空条件的支持,学生需要兼顾文化课学习,难以找到大块时间,教师利用阅读任务进行调度,能够为学生学习带来一些启示。

四、展开对比思考,培养生本阅读习惯

名著导读需要多种方法的支持,学生学法积累不够,教师需要做出客观评估,对学生阅读认知、阅读方法、阅读效果、阅读活动等展开具体评价,以便做出针对性引导,为学生自然进入名著阅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对比阅读和思考,这是最为常见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名著导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多向比较,利用阅读问题推出思考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基础上达成学习共识,这样可以矫正学生阅读思维。名著导读与辨证统一相结合,体现名著学习的广泛价值观,教师从诸多方向展开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介绍名著成文背景,还要对其中主要情节进行重点关注,组织学生展开对比阅读,促使学生自然建立名著阅读认知基础。如教学“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这是一部幻想小说,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海底探险故事,这艘潜艇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途中发生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潜艇搁浅、土著围攻、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这部名著时,利用多媒体展示鹦鹉螺号潜艇行进路线图,组织学生观看同名动漫视频,学生对其中精彩片段有主动观看兴趣,教师简单介绍之后,设计了阅读任务:这部小说设计精巧,想象奇特,有哪些情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不妨选择其中一个情节或者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在小组内进行讲评活动。教师任务下达后,学生积极回馈和响应,准备深入阅读这部小说。在展示环节,学生讲述故事情节灵动活泼,带有很强的情绪性,教师对学生阅读情况做点评,促使学生尽快建立阅读认知。

这部小说内容众多,学生阅读全文有一定困难,教师借助阅读任务进行调度,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如读写任务,这部小说虽然是想象出来的故事,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有更多关联,深入阅读这部小说展开对比阅读和深度思考,利用读书笔记、读书日记、读后感等形式,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和体验,定期展示这些读写内容,或者是借助网络进行互动交流评价活动。学生拿到阅读任务后,从自身学习实际出发,规划学习任务,自觉展开阅读讨论,为读写结合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学生对读写结合训练形式最为熟悉,教师将名著阅读与读写训练相结合,为学生带来更多深度思考和研学的机会。教师组织学生定期进行读写交流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研学机会。学生对研学性阅读有更强认同感,教师推出读写训练任务,成功激发学生阅读思维,形成诸多学习契机。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展开名著导读讨论活动,能够随时掌握学生阅读进程,及时做出方法指导,确保名著阅读的顺利展开。

名著导读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对名著阅读存在不同期待,教师要做好教程设计,对学生阅读兴趣取向有一定了解,以便做出针对性设计,让学生自然建立阅读价值观认知基础。关注名著历史背景、对接生本学力基础、联系生活社会现实、展开对比互动讨论,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深入阅读学习机会,教师要做好具体规划,针对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程设计,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名著阅读,自然成长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董飞赛.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板块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11):36-38.

[2]沈玉海.双线·梯度·导读浅析统编版语文教材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新读写,202105):75-77.

[3]张爱梅.名著分享式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西游记》阅读分享会为例[J].学苑教育,202106):96-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