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探讨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培养策略
正文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活动,通过阅读,学生的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审美能力等学科素养可以得到显著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但是在当前背景下,仍然有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导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学生不仅难以对所学知识技能学以致用,还无法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养。针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展开深切的思考,通过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有效养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发展。
一、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课程标准中提到,当代教育应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素养作为基本方向,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课改则对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作出了最新的解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简言之,教师应利用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深度认识到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学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达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培养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是学生组织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更是学生与人交流的必要条件,为了锻炼学生这一能力,教师有必要利用情境创设的优势,联系教学内容,通过音频、动画、视频、图片等媒介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学习语境,使外在环境对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产生激发作用,进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同时自主锻炼语言运用能力[3]。对学生而言,在适宜的情境中,自己可以更加轻松、愉快地开展口语交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探究达到语用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应采用情境创设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授必修四《哈姆雷特》这一课时,考虑到这篇课文由于体裁因素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领会到其中的主旨思想,进而掌握其中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为学生提供课本剧的基本情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戏剧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重现“哈姆雷特让戏班入宫演绎“杀兄夺嫂”的戏剧”的经典片段,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手法对情境内容达到高度还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扮演角色时深入思考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在活动完毕后,学生多半会对课文内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对此,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利用整本书阅读更加完善的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设疑驱动,培养思维品质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鉴于疑问对于创新的重要启发作用,教师应认识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设疑驱动的有效性,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使学生在自发性探究中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借助层次性、递进性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掌握知识,进而获得习得知识的成就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好好利用阅读这一重要基地设计问题,通过有效的问题为阅读教学提效,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授必修二《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本课的作者,以及课文的创作背景与艺术风格,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范读,让学生跟着朗读一遍,解决生字词问题。之后,在学生自主默读前,教师为学生布置引导性阅读问题,如,课文中描述了秋天中的哪些景物?自然景物的客观色彩是如何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达到浑然一体的?课文中“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是如何运用的?等等,然后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边默读边思考,在思考中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与作者的思维达到同频、品质达到共振,有效感悟文本的主旨思想。
(三)善用技术,培养审美能力
对美的感知、欣赏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养,审美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是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阅读训练才能养成的。考虑到鉴赏能力差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手段上寻找突破点,借助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深刻的体验,进而让学生主动深入阅读内容,在多重感官的带动下有效感知文字的语言魅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例如,在教授必修二《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文本“月光如流水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生动形象的体现了月夜优美、静谧的美,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只能自己想象文字描述的美景,但是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荷塘月色”还原到课堂上,与文字相比,这种形式更加直观、具有冲击感,可以让学生主动走进课文深入,进而领会语言文字的美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配乐烘托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得以触动,进而主动流露个体情感。
(四)组织实践,培养文化涵养
传统文化同样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中的组成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是我国优秀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对家国、民族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自发传承文化、弘扬文化[4]。所以,教师应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以语文阅读为媒介,以课外阅读为渠道,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主动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例如,在教授必修二《离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名人故居,开展相关考察活动,寻找有关屈原的痕迹,进而帮助学生近距离感知屈原的人格魅力,以此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知能力,内化课文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鉴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系统性、长期性、慢效性,高中语文教师应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断从教学中积累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审美能力等多种素养,进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小乐.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创新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2022(29):48-49.
[2]牟信磊.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2022(18):33-35.
[3]刘玉辉.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研究[D].塔里木大学,2022.
[4]汤明花.如何立足高中语文课堂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2022(15):11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