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活动中基于观察反馈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陈晶

陕西省丹凤县第一幼儿园,陕西商洛 726200

摘要

在学前教育这一领域当中,幼儿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以及他们身心发展进程,于师幼互动所具备的质量存在着紧密的关联,然而鉴于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这种因素,加之幼儿所具有的个体差异以及一日活动时间过短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致使师幼互动的质量常常难以达成较为理想的水平。因此本文开展基于观察反馈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策略方面的研究,研究提出需对观察记录方法加以优化,构建即时与延时反馈相融合的机制,并且要注重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而因材施教等多种策略,借助这些策略教师能够更为准确地对互动时机以及互动方式予以把握,以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进而促使幼儿在社会性发展、语言能力和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获得提升,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基于观察反馈的策略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师幼互动的质量,为学前教育实践从理论支持以及实践指导层面均提供了助力。


关键词

师幼互动;观察反馈;学前教育

正文


引言

在学前教育领域,师幼互动质量其实是对幼儿学习与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在一日活动期间,教师跟幼儿的互动频率、互动方式及其互动内容,会直接对幼儿于社会性发展、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进程造成影响,然而在实际所开展的教育实践过程之中,由于教师工作压力偏大、幼儿个体差异明显以及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过于紧凑等原因,导致师幼互动质量往往不容易达到理想水平,所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的观察与反馈机制,去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已然成为学前教育研究与实践过程里的重要课题。

一、观察反馈机制在师幼互动中的重要性

观察反馈机制所指的是教师通过具备系统性的观察,对师幼互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细节进行记录,且在基础之上开展分析并予以反馈,从而帮助教师对互动策略加以优化,以此提升互动质量的一种方式,观察反馈机制能够在一日活动里协助教师更加全面地知晓幼儿所具有的需求和特点,及时察觉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随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比如说,教师对幼儿在自由游戏当中的表现展开观察记录,从中发现某些幼儿于社交互动方面面临困难,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互动策略去帮助幼儿建立自信[1]

观察反馈机制的核心要点就在于其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首先而言,观察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以及相应范围,诸如幼儿的情感表达、互动频率、语言使用等等;其次来说,观察还需要有标准化的记录工具,像表格、量表或者视频记录之类,以此保证数据具备客观性、可比性;最后来看,观察所得到的结果要经过系统的分析与解读之后,才能够为教师提供具备价值的反馈信息,经由这样一个过程,观察反馈机制能够为教师准确掌握一日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时机与方式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基于观察反馈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策略

1.优化观察记录方法

学前教育中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是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所应掌握的多种类型观察记录工具与各类技术,其目的在于能够全面且客观地对师幼互动过程包括其中的诸多细节加以记录。以时间取样法为例,该方法通过一定时间间隔,在记录教师与幼儿互动行为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以此途径就可以对互动的频率与具体类型予以了解。然而事件取样法,更多将关注点放置于对关键事件诸如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出现波动、语言表达状况或者社交行为等方面的捕捉上,教师是通过对具体事件进行记录,从而深入去分析幼儿所具有的需求与自身特点。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无疑给观察记录带来了更多丰富的可能性,像教师可利用录音设备、录像设备等,能够将师幼互动的整个过程做到实时记录,进而更加全面地对互动当中的各种细节予以捕捉。例如,在集体活动期间,教师凭借录像方式来记录幼儿参与度以及互动表现情况,对幼儿处于不同环节之时的情绪变化和行为特点展开分析[2]。教师依靠技术手段辅助观察记录这一行为,不但可以提升观察的准确性与效率,而且还能够为其后期的反思与改进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数据。借助科学的观察记录,教师会更为清晰地认知到自己于互动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所应展开的改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反思之后,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互动策略做出调整,如在活动里设计出更多的一对一互动环节,以此助力内向幼儿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2.建立即时反馈与延时反馈相结合的机制

在一日活动内,师幼互动呈现出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依据幼儿即时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去灵活对互动策略做出调整。而建立即时反馈与延时反馈二者相结合的机制,对于提高师幼互动质量来说是一种极为有力的手段。就像幼儿出现情绪波动这一情形之时,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反馈,迅速对互动方式加以调整,给幼儿提供情感支持以及必要引导,这种及时反馈机制能够让教师在动态变化环境之中对互动策略予以优化,以确保互动具备有效性。与此同时,延时反馈机制同样给教师提供了进一步去反思与改进的机会,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借助对观察记录进行回顾,去分析在互动当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之处。如教师也许会发觉,自己在自由游戏这个环节里面,过于着重关注个别幼儿的表现情况,却忽略掉了其他幼儿所具有的需要。通过分析,教师便能够做出改进计划,在以后开展的活动中设计出更多集体互动环节,从而让每个幼儿均可以获得足够的关注以及相应支持。即时反馈与延时反馈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教师在动态变化环境当中对互动策略做出优化,进而达到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目的。例如,面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点,教师可以借助及时反馈,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通过延时反馈,进一步深入分析幼儿的兴趣特点,在后续要开展的活动当中设计更多契合幼儿实际情况的互动环节。

结束语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科学的观察反馈机制,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需求与特点,及时发现并改进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优化观察记录方法、建立即时与延时反馈相结合的机制以及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等策略,为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宋爱芬,盖笑松,王国霞,等.师幼互动与教师资质对幼儿入学准备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129-136.

2]顾筠.在师幼互动中坚持儿童立场[J.江苏教育,202258):26-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