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壁垒,融合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彭小红

重庆市万州区枇杷坪小学,重庆 404000

摘要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跨学科教学体现了融合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并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数学教师应主动跨越学科壁垒,高度关注融合育人,着力打造融合课堂。确保学生以较强的数学核心素养自主迁移多元知识,实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主动创设融合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积极实现数形结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逐步加强科学探究,发展学生高阶思维,高度注重实践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创设文化情境,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确保学生在融合课堂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掌握数学学习要领。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

正文


引言

新课标倡导教师突破学科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主动响应新课标号召时小学数学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练育人模式主动顺应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效融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鼓励学生变换视角,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数学难题实现举一反三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意义

跨学科教学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举措,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较为明显

首先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跨学科教学高度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紧密融合教师将语文科学地理以及美术等知识融入课堂增强学生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站在其他学科视角深入分析数学问题探索知识本质。在个性化探究理性思考和迁移式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深度迅速提升。

其次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作为对传统教-学-练育人模式的有效革新,跨学科教学优势较为明显,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强化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及掌握。数学教师灵活融入多学科知识,全面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对策

(一)创设融合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新课标倡导教师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为起点,高度关注学段和学科衔接,综合评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鼓励学生深入分析数学现象,认真思考数量关系,独立解决数学难题。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置融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灵活融入语文阅读元素,带领学生分析大小关系比较数量鼓励学生灵活利用数学语言各抒己见,比如在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知识设置融合情境,展示含有数字的古诗词适当调整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情境,自主提炼数字独立完成计算任务。在身临其境认真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灵活利用条清晰细致严谨的语言分析数学算理规范理性地表达所思所想,以强的数学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奥秘实现进阶式学习和高效吸收。

(二)实现数形结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数形结合是较为典型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理性分析数形的逻辑关系,将数学与美术知识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几何直观鼓励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和分析问题比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直观展示含有平移及轴对称元素的美术作品,灵活导入平移和轴对称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美术作品构图用直观生动的美术图形展示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后,教师可以将课堂教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美术绘画技巧中的基线自主绘制轴对称图形并对图形进行平移逐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和思想,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以及几何直观素养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铺路。

(三)加强科学探究,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组织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事物本质,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促使学生在细心观察自主实验和理性推测中掌握知识原理形成较强的高阶思维,真正做到轻松上阵。其中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力举措,教师可以灵活融入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分析科学原理思考科学原理背后的数学知识。比如在讲解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开展投骰子以及抛硬币活动,鼓励学生站在科学视角自主预测最终的结果分析反复投掷之后不同点数出现的次数并认真计算出现概率。很多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保持严谨踏实的科学研究态度,认真记录不同点数的出现频率并绘制表格,直观呈现最终的投掷结果。

(四)注重实践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是小学阶段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综合与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是学科学习中的关键领域,有助于学生感知真实情境和现实问题,灵活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应高度关注实践探究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意识,促使学生从学知识转向用知识。比如在讲解位置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对的理解,确保学生灵活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师可以灵活融入地理知识展示标准地图引导学生自主定位地理坐标,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中逐步形成区域认知。为了增强学生知识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以及多媒体展示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自主标注图书馆教学楼以及操场分析利用数学知识描述校园位置的方法。借此机会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并丰富学生实践探究经验。

(五)创设文化情境,增强学生家国情怀

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融入文化元素,科学创设文化情境,用红色文化元素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以及文化自信。比如在讲解《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展示七巧板,用这一传统益智玩具带领学生了解基础图形,鼓励学生认真分类和识别七巧板中的不同图形。在增强学生知识印象后,教师可以站在历史视角讲解七巧板的历史由来,让学生意识到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是中国人发明的智力游戏,顺势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激发学生自豪感以及家国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坚持素养导向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程越来越快终极育人目标得以实现学生能够转变对数学学科的刻板印象灵活迁移语文美术科学和地理知识,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奥秘,实现学以致用和触类旁通数学教师应做好前期摸底工作,主动创设融合情境高度关注数形结合,积极加强科学探究和实践应用确保学生在跨学科融合课堂中出色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形成较强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苏婷.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分析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5(4):142-145

[2]向鹤.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5(6):131-13

[3]张韧.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5(3):089-0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