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要素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张瀛

天津市西青区华兰学校,天津 300300

摘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为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其核心在于突破以往碎片化的课文教学模式,将单元作为学习的基本单元,通过目标整合、内容统筹和方法创新,构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体系。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要素,提出了目标导向、资源整合、活动设计与评价反馈等核心框架,并结合具体实践路径,探讨了在课堂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可行方法。研究表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与文化积淀能力,促进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文章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建议,以期为未来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实践路径

正文

引言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启蒙阶段,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以单篇课文为中心,强调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但忽视了单元内部不同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被提出并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通过将单元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能够在纵向上统筹学习目标,在横向上整合教学资源,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与素养提升的有机统一。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要素框架,并结合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操作方案。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与设计要素

1.1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转型的重要依据。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学审美素养和文化理解力等,其本质是通过语文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单元整体教学理论则强调以单元为基本单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单元目标的整体设定和不同课文的相互衔接。这一理论基础契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整体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不仅需要重视知识的掌握,还应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从而实现素养的落地。

1.2设计要素

在具体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应当重点把握以下要素。首先是目标设定,要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可操作的单元目标,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融合。其次是内容统筹,需要把握单元内各篇课文的主题联系和学习逻辑,设计递进式的学习任务。第三是资源整合,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引入图书、绘本、影视资料等多样化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第四是活动设计,应通过探究性、体验性和合作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评价反馈,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关注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现状与问题分析

2.1实践现状

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普及,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尝试在课堂中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部分学校在语文单元教学中设置了学习主题,通过导入活动、单元小结和拓展阅读等环节,帮助学生在单元层面建立系统认知。一些教师还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开展主题探究学习,使语文课堂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文能力。

2.2存在问题

尽管单元整体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目标设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实在教学中。其次,教学内容的统筹能力不足,很多时候依然停留在课文层面的分析,没有形成单元整体推进的教学逻辑。此外,课堂活动的设计缺乏创新,过于依赖传统的讲解和练习,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评价体系方面,也仍以纸笔测验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面考察。这些问题制约了单元整体教学在提升核心素养方面的实际效果。

2.3成因分析

问题的出现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单元整体设计的培训与指导。二是现有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尚不够紧密,教师在具体实践中缺乏可操作的路径。三是学校评价制度和家长期望仍以分数为导向,忽视了素养的培养,导致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顾虑较多,难以全面推进单元整体教学。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路径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路径可从以下方面展开,以四年级“轻叩诗歌的大门”单元为例:

1. 目标导向,明确核心任务:教师需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探究。此单元可设置核心问题“诗歌有哪些独特的魅力与表达方式”,布置收集不同类型诗歌、分析诗歌特点等任务,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思考,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内容统筹,凸显主题层次:分析单元课文逻辑,设计有梯度的学习任务。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现代诗,了解诗歌基本形式与情感表达;再拓展至古典诗词,对比古今诗歌异同;最后鼓励尝试创作简单诗歌,从理解到赏析再到创作,层层深入。

3. 活动设计,强化实践互动:通过丰富活动增强学生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诗歌韵律美;开展诗歌创作分享会,促进学生交流互评;进行角色扮演,如扮演诗人,体会创作心境,加深对诗歌理解。

4. 资源拓展,连接生活实际:引入多元资源,将学习与生活相连。推荐相关诗歌书籍、优秀诗歌影视作品,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自然、人物中寻找诗歌灵感,创作反映生活的诗歌。

5. 评价多元,促进自我提升:综合多方面评价学生。关注课堂参与度、讨论发言质量;评估诗歌收集整理成果、创作水平;查看反思日志,了解学习收获与不足;考量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成长。

四、优化单元整体教学的建议与路径拓展

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深化。首先,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训,通过校本教研、专题讲座和课堂观摩等形式,提升教师整体设计和实施能力。其次,应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与补充,编写更契合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辅助读物和教学指导方案,为教师实践提供支持。再次,应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智慧课堂、学习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等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调整教学策略。此外,还应推动家校合作,增强家庭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通过这些措施,单元整体教学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在分析核心素养内涵与单元整体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要素框架,并结合实践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和优化建议。研究表明,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素养提升,对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推动其在更广泛范围内的应用,为学生成长与教育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娟娟.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24):10-12.

[2]王兴艳.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4,(35):125-128.

[3]吕丽桃.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4,(51):51-54.

[4]李雪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4,(23):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