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趣钟表“拨一拨”:低年级时间认读的游戏化教学探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朱丽兰

武夷山市岚谷中心小学,福建武夷山 354311

摘要

时间认读是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理解存在困难,传统讲授式教学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本文立足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探索“萌趣钟表‘拨一拨’”游戏化教学模式,通过科学规划情境导入、实践操作、竞赛互动等教学活动,细化课堂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观察与交流环节,旨在将抽象的时间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游戏体验,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时间认读方法,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为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时间认读;游戏化教学;具象思维

正文


引言:

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认识钟表”是培养学生时间观念、联结数学与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首次接触抽象时间概念的起点。但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易混淆时针分针规律、时间表示方法,传统挂图讲解式教学也导致学生参与度低、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将游戏化教学融入其中,通过“萌趣钟表‘拨一拨’”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与竞赛中理解时间,突破难点,实现“玩中学、学中乐”,为提升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教学活动规划,落实游戏教学

(一)情境导入环节,营造学习氛围

“认识钟表”教学的情境引入阶段,应把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方面的点结合,为游戏化教学做好前期铺垫,教师可放出《小熊的一天》动画短片,呈现出小熊在不同时间的活动情形,引领学生找出钟表的作用,接着拿出数字为卡通字体、时针分针做成类似小熊耳尾造型的“萌趣钟表”模型,邀请学生跟“钟表小熊”一同学习认时间,此举动可唤醒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吸引学生目光,即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去探索时间知识的欲念。

(二)钟表拨弄实践,掌握认读方法

钟表拨弄实践应安排阶梯式任务,助力学生掌握认读本领,教师首先把可转动的简易“萌趣钟表”学具分给学生,讲解钟表是由12个数字跟长短粗细不一样的时针、分针组成的,从整时这个点开始,教师把钟拨到3”引导学生去观察,归纳“分针指向12,时针所指数字对应的就是几时”,继而让学生自主拨出整时时刻,教师巡视指导。后面教半点的认读,把时间拨到“2时半”总结规律,最后让学生分成小组,相互出题拨时间再互相核查,渐渐掌握认读途径。

(三)小组竞赛互动,提升参与热情

围绕低年级学生的竞争及集体意识,在其刚刚初步掌握时间认读后,教师实施“萌趣钟表大闯关”小组竞赛活动,4-5人组合成一组,靠“闯关任务卡”闯三关:“快速认时间”抢答得分点,“准确拨时间”全组把时间拨对得分,“生活找时间”里讨论拨时间,说明理由从而得分。教师借助“星星积分卡”做记录,最后评比出“萌趣钟表小达人小组”进行颁奖,竞赛能帮学生把技能巩固好,又能培育团队及竞争意识,添加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实施过程,推进教学落地

(一)课堂教学开展,有序组织活动

“萌趣钟表‘拨一拨’”教学得按“情境导入—实践操作—小组竞赛”的顺序有序推进,各环节的时长有清晰界定:导入差不多用5分钟,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实践用1520分钟完成,分成整时、半时这两个阶段,先给出示范,接着让学生去操作;竞赛安排10-12分钟,保障关卡活动推进及课堂收尾事项,教师预先把操作、竞赛规则讲清楚,安排2-3名小助理协助维持秩序、帮衬同学,采用合理的时间安排及细致组织,保证课堂秩序井然,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

(二)学生表现观察,及时调整策略

在教学开展的阶段里,教师需用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基于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障教学实现预期效果,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长比较短,在拨弄的实际操作阶段,教师要观察学生是否全身心投入操作,是否能依照规律把时间准确拨出。若发现部分学生不断摆弄学具,操作不认真对待,教师可借助“小奖励”实施引导,诸如“老师察觉到第三组同学都在认真拨钟表,等下优先请他们展示”;若发现多数学生在“半时”时对“时针走过几”的理解存在难处,拨“3时半”的时候,时针依旧停在3那里,教师可停下学生的自主操作,用“钟表小熊”模型重新做示范:“同学们瞅一瞅,分针指向6的时候,时针已经从3慢慢走到34中间的地方了,就像小熊慢慢走了一半的行程,所以是3时半哦!”同时,让学生用手模仿时针的运动轨迹,感受“走过”进程。在小组竞赛环节当中,教师得留意各小组学生的参与度,要是某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偏低,可适度降低该组的答题难度,如同在“生活找时间”关卡里面,给予提示“早上孩子去学校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是7时还是7点半呀?推动该组学生参与答题,通过实时留意学生的操作情形、答题反馈,即刻发觉教学存在的问题,调节教学方法与难度大小,保障教学持续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师生互动交流,解决认知困惑

师生互动交流是排解学生认知困惑、深化知识掌握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执行的阶段,教师应多创造跟学生互动的机会,及时为学生消除疑惑,在情景引入阶段,教师采用提问与学生展开互动,掌握学生对钟表的已有认识;在拨弄时钟实践阶段,教师巡视时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你拨的是几点啦?给老师说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倘若学生的回答出错,不径直否定,而是引导:“你看看分针指的是几呀?再琢磨琢磨咱们刚说的规律。”让学生自主找出问题并纠正;待小组竞赛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开办“疑问小课堂”,邀请学生说出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就如“老师,12时半的时候,时针为什么121中间,并非指向12呢?,教师用钟表模型又一次演示12时到1时半指针的运动情形,耐心讲解:“因为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半圈,时针也会渐渐走半格,所以是在121中间呢!”同时,鼓励其余学生补充答复,如“我晓得,就跟咱走路似的,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通过教师跟学生、学生跟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的认知困惑及时得到排解。教师还可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进行“小采访”:“今天学了认识钟表,大家觉得最有意思的环节是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个究竟的不?”通过互动交流,不仅能解决学生的认知难题,还能洞察学生的学习体会,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借鉴点。

结束语:

“萌趣钟表‘拨一拨’”游戏化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导入、实践操作、小组竞赛等活动设计,将低年级抽象的时间认读知识转化为具象、有趣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游戏化教学,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建立对数学学科的好感,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葛佩静.趣味游戏快乐学习——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2024(28):14-16.

[2]陈华莉.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22):0151-0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