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霍兆梅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重庆市綦江区 401420)

摘要

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是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德育工作的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途径和办法,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德育内容的定制化、互动化、可视化,进而优化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增强其创新性。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正文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行为以及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的各类信息及环境的变化都较为敏感。传统的德育方式主要是班会、讲座以及平日的教育管理等,这些方法缺乏个性化特征,并且没有及时反馈,很难满足学生的各种需。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教育管理平台、数据分析系统、线上交流工具以及智能化应用等,德育工作提供了诸多资源和手段。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技术途径,可以将班级管理、学生的行为记录、教育数据整合在一起具有可量化性化。班主任借助平台可以对学生日常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状况、课堂表现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数据收集经过分析整理后,能够形成学生的完整档案。这不但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德育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权力。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做到任务分解、进度跟踪、效果评价。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其德育工教师作的实践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影响着社会的整教师体风貌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二)网络交流工具

网络交流工具班主任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便捷、高效的方式使德育工作能够实现即时交流多层次参与。班主任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这些工具发布德育任务分享教育资源、收集反馈建议引导学生行为、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网络交流工具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频率,更好地发挥了家校联合教育作用。再者,借助交流工具开展主题讨论、线上问卷、意见征集等活动,有利于班主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改进德育方式,实现教育的个性化、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信息化管理实现精准德育

信息化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关键应用之一,可通过数字化方法达成对班级和学生行为的有效管理。班主任可以利用管理平台,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次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现等信息,建立学生档案。教师通过对数据分析,可以科学判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教育。精准化管理使得德育工作效率与标准得以优化,班主任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使德育活动能够更加系统连贯地开展,有利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班级管理体系促进德育工作各方面的提升

例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记录与分析,并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处理,从而对学生开展科学、精准的德育工作。初中七年级班里,班主任利用班级管理平台记录学生出勤情况、作业完成状况、课堂参与程度等各类信息,并且每周都会自动形成行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部分学生纪律、作业习惯等方面的薄弱之处,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引导,促进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实现德育工作的精准化、系统化。

(二)互动性活动设计提升德育效果

互动性活动设计是提升德育效果的关键策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多样化、参与感强的教育情境,唤起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培养责任意识。班主任可以在网上举办主题议论会,举办问卷考察会,模仿各种角色,征求看法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体验道德规则行为规范等。互动性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为德育提供实践和反思的空间,让教育过程更加鲜活、有趣、有效实现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价值同步提升。

例如,班主任在教室召开了一次“诚实守信,承担责任”为主题的在线讨论班会课,学生们踊跃投票在线发言。学生通过互动活动可以发表意见、反思行为,在集体讨论中学会协作与交流。此类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德育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交流,实现了教育过程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自律能力。

(三)智能化分析推动个性化教育

智能化分析是现代信息技术改良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学生的各种行为数据以及思想动态展开分析,班主任可以实现德育工作的个性化处理。系统能依照学生的表征及其发展需求,给予可视化的数据报告,从而让教师知晓学生的优势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而制订出不同的教育计划。个性化教育能够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教导,从而让教育更加有针对性。智能化分析既改进了教育决策流程,也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学、精准,促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依靠数据、灵活变动,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和德育工作品质。

例如,根据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要素来定制个性化报告,一些自律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布置阶段性的目标,并定期给出反馈信息,而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布置额外的任务或者给予某种表彰奖励。教师据此实施分层指导策略,做到针对性教育。智能化分析改善了德育决策过程,也班主任提供了数据支撑,使得教育工作可以动态调节,持续改进,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及其自我管理能力,推动班级德育工作向着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结论:创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德育提供了有效途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的发展,班主任可以更科学收集、分析学生德育数据,实现动态管理、个性化指导。而且,信息技术会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拓展线上线下互动方式,促进家校协同并实现全程跟进,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德育系统,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邓红艳.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3(17):368-369.

[2] 宋在君.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5(3):37-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