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数学概念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赵小春

阜阳职业技术学校 安徽省阜阳市 236055

摘要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将直接关乎到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在新课标的指向下,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中职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核心目标。至此,教师需有效利用概念教学契机,使得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使得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获取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此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

中职数学;核心素养;概念教学

正文


一、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观念难转变

教学观念难以转变是中职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中首先面临的现实问题,既因传统教育未完全消散的束缚,也因教师教育观念的传统和滞后[1]。如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轻素养重知识”的倾向,将概念教学简化成定义+性质+例题+练习的固定模式,更加侧重于对概念的机械套用和记忆,教学目标主要聚焦在解题技巧、公式记忆训练上,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变。

(二)学生基础普遍薄弱

将概念教学作为主阵地,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中也面临着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的现实难题。在中职院校,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包含乡村地区的留守学生、落榜学生、务工子女等,存在着差异性较大的教育背景。这就导致学生在概念教学中在理解抽象、进阶的几何、函数等概念时较为吃力,要想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锻炼和发展是非常难的。高阶素养目标在落实时较为困难,薄弱学生可能存在“脱轨”现象,是教师在核心素养培育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课程内容和职业需求结合不足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课程内容和学生专业需求脱节也是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中遇到的难题。在现阶段的中职数学教学中依旧以传统知识体系的讲授为主,侧重于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导致概念教学和学生职业的关联性并不大,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让学生对概念学习的价值产生质疑,也很难凸显职业教育的本质,借助数学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需教师在后续教学中优化和调整,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得到实现和达成。

二、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数学概念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一)“观念转变”为“入手点”

“理论指导实践”。为了更好地根植中职数学概念教学主阵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首先需将观念及认知的转变作为出发点,避免在教学中墨守成规,而是大胆的突破和创新,为教学实践起到指导的作用,从“知识灌输”过渡到“素养导向”,保障教学的开展面向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

例如,作为中职数学教师需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观念,积极地参与到“核心素养”的专题培训中,探究数学史和文化,提高自身跨学科整合能力。在各类学习和教研活动中吸纳最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再结合学生学情和概念教学的内容对教学精心策划,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如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需将数学概念教学视为“思维工具”并非是“知识仓库”,可借助教学目标的重构等,实现“教知识”到“育素养”之间的有效过渡。使得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持续地发展自身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及逻辑推理,将概念教学的价值展现出来,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育。

(二)“因材施教”为“突破点”

众所周知,中职生的数学能力、知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时较为吃力,不仅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打折扣,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构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2]。至此,在核心素养培育中,为了使得这一困境得到突破,教师也需正视学生的差异,秉持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得每位学生都得到持续发展,保障概念教学的推进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加贴近。

例如,一方面:分层教学——降低门槛:可采取隐性分层的方式,结合中职生当前的能力差异、数学基础将学生划分为A、B、C三组,代表基础组、提高组、拓展组。A组学生在概念学习时主要侧重对概念的直观性理解、B组学生对简单应用进行增加、C组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增加职业场景类复杂性问题。如在理解和掌握“函数单调性”概念时,A组借助图像判断单调性、B组借助定义证明、C组结合专业案例进行建模分析。

(三)“联系专业”为“关键点”

在中职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中需密切关注学生的职业特点,借助多元化的策略使得学生得到锻炼和发展,逐渐地具备学科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3]。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将专业需求作为导向,使得概念教学的性质和内容得到重构[4]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职业情境对概念进行引入,做到专业衔接和对口。如在面对机械专业的学生群体时,可设置“零件尺寸出现误差”的情景对“区间与函数”的数学概念进行引入、面对电商专业的学生时可呈现出销售数据变化对函数单调性进行讲解;在面对建筑专业的学生时可借助测量放样这一任务驱动对“向量的内积”概念进行讲述。为了更好地贴合学生的专业对概念教学进行开展,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对跨学科式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进行开展。数学教师可与专业教师进行联合对综合活动项目进行设计,如面对会计专业的学生群体,在“复利计算模型”中可适当性地融合“指数函数”相关概念、面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规划最优路线”时适当性地对几何概念进行引入等。

结论:总之,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动的背景下,中职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着重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奠定基础,将中职数学教学的价值展现出来。在其中可借助上述路径,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于继鹤.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数字化变革研究与实践——以《函数》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5, (25): 93-96.

[2]甘兴军. 中职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 (11): 48-50.

[3]陈江霞.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究[J]. 学周刊, 2025, (18): 19-21.

[4]黄斌. 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线面角概念的教学探究[J]. 教育科学论坛, 2025, (15): 44-4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