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育德 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根植实践
摘要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程;爱国情怀培育;具身育德;知行合一
正文
2019年11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该文件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内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基本的要求。近些年来,初中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加强了对学生开展爱国情怀培育,但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上较为单一,相关活动不够具体,学生的知与行不够一致,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进行提升。
一、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爱国情怀培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首先,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当前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单一”,主要表现为当前爱国情怀培育的内容不够丰富,主要是来源于所使用的教材或者是教师根据活动需要自己查找收集、参考别人开展活动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不够系统。其次,虽然教师会将爱国情怀培育的内容融入到月计划、周计划中,但是其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主要以教师的经验为主,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二)爱国情怀培育形式不够多样化
当前教师在进行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的时候,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数教师采用的是给学生进行直接讲解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开展起来比较简单快捷,但是存在着说教意味过浓、趣味性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会采用多媒体引入图片、视频等丰富爱国情怀培育的形式,但是对于这些形式的运用频率较低设计,相关多媒体教学的能力较差。在活动化教学的开展方面,一些教师虽然开展了少量的活动化教学,但是在此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重视教育活动任务的完成,没有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充分的关注和评价。
(三)爱国情怀培育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当前爱国情怀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不足,导致学生对于日常中开展的爱国情怀培育活动喜爱度不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于爱国情怀培育刚开始能够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是在重复开展多次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消退。尤其是对于没有更新的教学内容和重复的教学形式则完全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出反感、排斥、不愿意参加的情绪。
二、“具身育德 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的建议
(一)结合时代素材细化爱国情怀培育的内容
按照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的“落细、落小、落实”总体要求,学校应进一步细化课程内容,将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落到实处。而要做到学校爱国主义课程的细化,就需要结合当前时代的背景和时政内容,将爱国情怀培育与时代相结合。
新时代以来,我国各行业的工作者在国家、社会进步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事例和精神都是爱国主义的典型体现。具身育德的理论根基是具身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应该身心一体化,强调身心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爱国情怀培育中,应该将这些鲜活的具有浓厚时代性的案例,引入到爱国情怀培育的课程中,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些事迹和故事来增强爱国教育的真实性、现实性,提升切身体验性。对于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的当事人到学校来进行现场的讲述和交流,让学生面对面的和这些榜样与英雄对话。
(二)丰富课堂类型创新爱国情怀培育的形式
“知行合一”强调认知和行为的统一,这就要求在爱国情怀培育中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丰富课堂类型,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当前学校在进行爱国情怀培育时,虽然有结合爱国情怀培育进行活动的拓展,并设计开展一些更加细化的教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但是在活动的丰富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创新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的形式方面,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教育的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进行国旗教育的时候,可以利用学校升旗的机会进行及时的教育,让学生在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感受国旗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应用“具身育德 知行合一”理念的时候,应该将学生兴趣的提升作为关键。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提升学生在相关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趣味化校外教育活动。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爱国情怀的培育所涉及的主题,适时的增加一些社会调研和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将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进行运用,增强学习与实践的连接,增强爱国情怀培育与生活的连接。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小组活动。比如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围绕一个爱国情怀培育的课题进行探讨。教师在划分小组的时候,可以对小组内部的成员角色划分,将一些社会中真实的角色引入到小组当中,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担任不同的角色,增强活动趣味性的同时,提升学生体验感。
三、结语
爱国情怀培育是新时代背景下不同教育阶段都要重视的教育内容,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所必须重视的教育内容。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创新,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爱国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的提升,还有助于学校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层级。本研究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情怀培育存在着爱国情怀培育内容缺乏系统性、爱国情怀培育形式不够多样化和爱国情怀培育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具身育德 知行合一”理念,提出了结合时代素材细化爱国情怀培育的内容、丰富课堂类型创新爱国情怀培育的形式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建议。但是由于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水平的限制,相关探究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化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白云华.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重要规定——基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9):5.
[2]张良.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3(4):7.
[3]郭元祥.知行合一教育规律:本质内涵与时代意蕴[J].人民教育,2022(2):53-56.
[4]徐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路径与方法[J].现代教学,2024(20):59-63.
[5]李静.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厚植爱国情怀的有效策略[J].河北教育(教学版),2024(9):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