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县域小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关伟东,郭红

珲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吉林珲春1333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县域小学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县域小学教学现状,阐述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价值,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探讨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评价方式运用等方面的一体化策略,以期为提升县域小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县域小学;教学评一体化

正文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县域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双重任务。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学、学习与评价紧密结合,为县域小学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深入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县域小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价值

(一)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教学、学习与评价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通过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系统。

(二)价值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能力与品质。教学评一体化能够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与评价的紧密结合,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一体化的评价方式也能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技术。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县域小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与城市小学相比,县域小学在教学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设备陈旧、图书资料不足、网络资源有限等问题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教师专业发展受限

县域小学教师面临着专业发展机会较少、培训资源不足等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

(三)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

县域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家庭背景和学习基础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弱,这给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县域小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目标有机结合,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基本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理解和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

(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分组,明确小组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中的重要环节,其核心目的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和改进依据。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教学评一体化中,评价主体不应局限于教师,还应包括学生、家长等。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家长可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例如,在学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方式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终结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就;表现性评价则通过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3.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内容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全面的评价指标,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语文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知识与技能,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结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县域小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县域小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然而,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积极探索适合县域小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加大对县域小学的资源投入,为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提供有力支持,共同推动县域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