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吴文如

陕西省洋县第二高级中学,陕西汉中 723300

摘要

随着高中化学教育改革进程的持续深化,核心素养培育成为重点。化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实验教学更是高中化学体系中的关键构成。本文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展开研究,旨在通过思考有效的实践路径,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正文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学通过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核心素养是对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逐步强化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成为高中化学教师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求

(一)整体性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遵循整体性要求,贯穿于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全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的整体性以及化学实验过程的整体性、核心素养融合的整体性等。教师需立足高中化学学科本质与育人价值,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整合课标要求、教材实验内容及学生认知规律与发展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同时保证化学实验从前期准备、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结论分析等环节形成闭环,让学生在完整的实验过程中体会核心素养内涵[1]

(二)流程性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着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需要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按流程完成实验操作,强化实验教学的流程性改革要求。教师要始终以素养培育为核心,构建多维度的实验流程框架,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弥补传统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应结合实验内容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细化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流程性体验中,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三)合作性

高中化学涉及到众多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流程复杂、过程周密,学生需要合作完成化学实验任务,在协作学习中降低实验操作难度,提高化学实验准确性,提升实验教学效率。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应满足教学的合作性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组内合作意识与组间竞争意识,发挥合作学习助力核心素养培育提质增效的优势。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一)构建多元教学情境,直观体验素养要素

化学实验具有较为显著的抽象性特征,致使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多元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将抽象的核心素养转化成可感知的场景,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深化对素养要素的认知[2]。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关联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校园直饮水水质”的检测方法,促使学生自觉关注实验操作细节,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关系到饮水安全,既能够强化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知,又能够助力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同时,教师可创设跨学科融合情境,打破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在跨学科情境中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多元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做好实验操作准备,激发学生正确认知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就是实验操作准备,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性、规范性科学思维的关键,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准备过程,助力学生产生深层认知。教师可在实验前设计阶梯式问题链,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实验操作,梳理实验逻辑,对实验结果进行预判。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教学为例,问题链设计如下:哪些物质可能作为氧化剂使用?选用KSCN检验Fe3+,实验时KSCN与氧化剂的添加顺序该如何选择?造成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依托问题链主动查阅知识、研讨实验步骤,从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强化科学思维意识。此外,教师应提前梳理可能存在于学生实验操作中的易错点,建立“易错点清单”,分析导致发生错误的原因,预估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实验操作,形成“认知—反思—修正—实验—评价”的教育闭环。

(三)创新化学实验方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创新化学实验方案,从而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深化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将教材中的实验作为创新基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3]。如,部分化学实验可能产生污染,教师可针对方案进行改进,既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又能向学生灌输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以“甲烷的取代反应”为例,传统实验方案会产生有毒副产物,导致教师不会选择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可创新设计“密封管微型实验”,用密封玻璃管代替大试管,用激光笔代替强光,降低实验的污染风险,并将密封管中生成的液体倒入NaOH溶液中,实现对有毒副产物的无公害化处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既能保留实验的核心现象,还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既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重构,也是助力学科育人目标回归的关键举措。通过构建多元教学情境,直观体验素养要素;做好实验操作准备,激发学生正确认知;创新化学实验方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等策略,促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现有基础上得到纵深推进,从而实现预期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燕瑜.素养为本: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助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J].化学教与学,2025(14):13-15.

[2]程淑静,张雅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25(14):44-45.

[3]聂亚.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5,12(12):80-8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