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中动作示范与学生理解的有效性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陈赞銮

福建警察学院战术系,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

在武术教学中,动作示范是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武术动作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动作示范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有效性,并提出提高动作示范有效性的策略。通过分析不同示范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总结出优化示范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武术教学,动作示范,有效性,教学策略,学生理解

正文


引言

武术教学,专业性强,历来注重言传身教,由于武术动作内容丰富、难易程度不等,因此更需要大量的示范帮助学生撑握技术、熟记套路。学练前的表象性示范、学习过程中的领做示范、讲解结合示范、学练后的表演性示范都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形成正确的运动技术表象。武术教学示范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只有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示范方法,做到示范的准确、优美,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动作示范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

动作示范在武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动作示范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参考,使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动作的标准姿势与技巧,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模仿。在武术动作中,动作的节奏、力量与协调性往往比较复杂,单靠语言讲解难以传达其细微之处,而动作示范则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要点。其次,动作示范还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记忆。通过教师的重复示范,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对动作的肌肉记忆,从而在实际练习中更加准确地执行。此外,动作示范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意图和应用场景,使其在练习时不仅关注动作的形式,更注重其内在的含义和实战应用。

2提高武术教学中动作示范有效性的策略

2.1采用多角度、慢动作与分步示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动作,教师在示范时应采用多角度、慢动作与分步示范。通过多角度的示范,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动作的细节,尤其是一些难度较高、需要精确控制的动作细节。例如,在进行一些复杂的拳法和腿法教学时,多角度示范可以让学生看到动作的不同侧面,理解如何协调四肢的动作。慢动作示范则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看到动作的每一个阶段,理解动作的发力点和运动轨迹,这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往往难以在快速演示中捕捉到动作的关键细节。慢动作可以将动作的各个环节分解开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动作的节奏和流畅性。分步示范可以将复杂的动作拆解为多个简单的步骤,便于学生逐步掌握。例如,在教授连续性较强的组合动作时,可以先将每一个动作单独练习,然后逐步连贯起来进行练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每一个动作的独立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动作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同时,教师在进行分步示范时,可以结合语言讲解,将每一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详细说明,确保学生在练习中能够明确每个动作的目的和方法。这种分步示范的方式对于复杂度较高的武术动作尤其有效,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他们在掌握每个环节后再逐步整合,最终实现动作的整体流畅性。

2.2根据学生水平调整示范的节奏与频率

学生在学习武术动作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调整示范的节奏与频率。对于初学者,可以适当放慢动作示范的速度,并增加示范的次数,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和理解。放慢动作的速度可以帮助学生看清楚动作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更好地理解动作的结构和技巧。同时,增加示范次数也可以使学生反复观察和模仿,加深对动作的印象和理解。而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逐渐提高示范的速度,并在示范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从而巩固他们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整示范的频率,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对于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减少示范次数,更多地让他们通过自主练习进行巩固,而对于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则可以进行个别化的重复示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调整示范的节奏与频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速度下学习,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动作掌握的准确性。通过根据学生水平调整示范的节奏与频率,教师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2.3通过提问加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在动作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例如,在示范完一个动作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动作的关键点在哪里,或者在发力时需要注意什么。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动作的内在逻辑和技术要点。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动作的细节和关键点,帮助他们建立对动作的深刻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示范过程中问学生,"这个动作的重心应该如何保持?"或"在出拳时,力量应该如何传递?"这样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在观察示范时更加专注于动作的技术细节,并通过思考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教师的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通过提问,教师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和指导。例如,当发现学生对某个动作的理解存在偏差时,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掌握动作的要领。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肯定他们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动作的质量和准确性。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通过提问加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可以有效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巧,实现学习目标。

结束语

动作示范在武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武术动作的掌握程度。通过采用多角度、慢动作与分步示范,根据学生水平调整示范节奏与频率,以及通过提问加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动作示范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武术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郭蒙东,梁世杰,曹梦娜.示范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价值探索[J].山西青年,2021,(08):63-64.

[2]毛海燕,蔡中,王资演.高校武术“攻防技术”教学模式构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3):93-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