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郑琳

邻水县高滩镇初级中学 (四川省广安市 638508)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由过去的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听为主的学习状态,往往使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缺少思考能力的发展空间。创新教学形式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项目化学习,并结合信息技术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

正文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学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现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重教师讲授、轻主动探究和创新的倾向。面对现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诞生。它借助改变教学形式、完善教学环节、整合资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

(一)探究学习模式

探究学习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数学问题、分析解决办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研究。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假设、推理演算、观察数据和归纳结论,学生逐渐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探究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这个模式引导学生产生问题,以创新为主,在反复探索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知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建构。

(二)项目化学习模式

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设计有意义的数学项目,使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学生在项目执行中要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操作和分析结果,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应用[1]。该模式注重过程性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理解数学规律,在实践中锻炼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并且,项目化学习让学生自我驱动、合作分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其长期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习任务,学生在互学互助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分享解法,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概括总结,由此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该模式强调团队协作,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群体性学习中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分工与合作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实现学生个人和团体的共同发展目标

二、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引导为核心展开教学。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系列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采用贴近学生生活或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情境可以使得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情境,学生不仅消极地获取知识,还积极参与讨论、剖析和实践养成寻根究底的学习习惯。而且问题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所学到的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既有效又有趣。

例如,在初中数学人教版《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中,教师可设计“校园小测绘”的问题,引出利用三角形线段的性质来测量操场、教室角落等距离的情况。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独立剖析给出的已知条件,形成假设,并努力求解某个数学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绘图、推理等方法理解三角形中高角平分线、重心等线段的性质及其意义。问题情境的设定会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与真实生活存在着直接联系,进而引发出他们对于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自行摸索当中产生出自觉钻研的习惯,并提升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分层设计任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分层设计任务是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以及知识掌握状况,设计多种层次的学习任务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时,遇到适合自己的难题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利用分层的任务,学生可以在恰当的难度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连续的成功,加强他们的自信和学习动力[2]。同样也使学生进行分层任务的自主调控,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做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全人教育。

例如,初中数学人教版的《轴对称及其性质》教学中,老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来设定相应的分层任务。比如,基础层级可以让学生识别并画出一些简单图形的对称轴;中层可以针对稍难图形分析对称性质,并运用相关性质解决一些应用题更高一级则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具有创造性的对称图形,或者解决一个开放性问题。分层任务让每位学生能在适当的难度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既不会有挫败感,也不会缺乏学习兴趣。

(三)组织合作探究,提升思维能力

组织合作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明确任务后,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出方案。合作探究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互动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合作学习,学生能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合作探究可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思路的碰撞中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并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

例如,初中数学人教版分式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不同的小组分配类型不同的分式计算的任务。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找到解题的途径,共同检验计算过程,并归纳找出的规加以归结。合作的时候,同学们要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看看各种解法哪个好,然后一起把任务报告或者解题过程做出来。如此一来,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对分式运算法则的熟悉程度加深了,自身的问题分析逻辑推理能力也增强了

结论: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学习以及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课堂模式转变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今后,数学教学需要更充分地融合信息化手段和跨学科资源,创建多样化、个性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可靠保障,为提高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克华.基于生活情境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初中数学课堂[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15):82-84.

[2] 嵇康松.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小学班主任,2025,(10):121-1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