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胡志国

邻水县高滩镇初级中学 (四川省广安市 638508)

摘要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创建起互动化、个性化的学习生态。激活学生的主体参入意识,把教学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共生”,让学科育人目标落到实处。核心价值集中展现于深入学生素养培育,加强课堂育人效能这两大方面当中。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依靠情境化的教学活动、探究式的习得两条路径来完成,进而达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形成两者相匹配的目标,从而塑造初中生的法治观照以及自身良善之态。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上表现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


关键词

智慧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正文


数字化浪潮使教育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遇到“内容抽象、难于感知”、“学生参与不够,碎片化”的问题、“价值引领停留在表面”的问题。智慧课堂把“技术赋能教学”当作核心,运用大数据、多媒体、互动平台这些手段,把那些抽象的道德准则和法理常识转变为可体验的、可参加的课堂情境。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所在,其培育需要具象化的教学载体。智慧课堂正好建起了从“学到用,再到做”的桥梁,让学生在课堂里全方位地浸入进去,把对道德与法制的想法转化为自己做的事儿。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价值

(一)激发主体意识,深化素养培育

智慧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接受模式,用交互式的工具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学习节奏使用微课预习重点、运用在线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借用模拟平台演练道德选择。在“主动参预—主动思辨—实践反省”循环的过程中把外界的行为准则变成自身的伦理原则。在这个模式之下,学生从知识的“接收者”变成了“建构者”,从亲身体验当中来了解道德规范的意义,从而逐步拥有了解决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践行法治的要求[1]

(二)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育人效果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内容,让道德与法治课摆脱了“枯燥说教”这一帽子。智慧课堂凭借大数据分析来捕捉学生的知识弱项,并实现“因材施教”,防止教学内容“一刀切”。运用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资料来使抽象的法制条款和道德理论形象化,降低理解难度。使用实时答问、观点表决等功能来进行互动,以制造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的改变,既减轻了教师“重复性讲解”的任务;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让课堂从“知识传授场”升级为“价值观引领场”[2]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情境化教学理论,构建沉浸式学习环境

情境化教学理论强调“学习来自于情境,知识用于实践”,主张通过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场景中理解和运用知识。智慧课堂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情景模拟软件等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深化认知[3]

例如,在2024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成长的节拍》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的教学中,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掌握初中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智慧课堂的“情景模拟”功能,创建“初中学习挑战实验室”的虚拟场景。设置了“课堂笔记整理”、“小组合作探究”和“时间管理规划”三个任务模块。学生通过平板操控不同的场景,模拟解决“上课听不懂记不全”“小组讨论有分歧”“作业和兴趣班时间冲突”等问题。每个模块中系统根据学生所选给即时反馈,如“笔记遗漏重点,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梳理”“倾听他人观点是小组合作的核心”。教师查看学生操作轨迹的后台数据,针对普遍存在的“时间管理混乱”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讲授“四象限法”等实用方法。情境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被动听知识”,而是“主动解难题”,真切感受到“学习是一个需要方法和策略的过程”,这符合了教材上“学会学习”的根本要求。

(二)立足于探究式学习理论,设计互动学习任务

探究式学习理论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实践验证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智慧课堂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和实时互动工具突破课堂时空限制,让探究活动不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而且从“个体思考拓展为群体协作”。

例如,在2024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的教学中,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确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围绕着疫情中的公民义务进行任务布置。在课堂前,通过智慧课堂平台上传一个关于疫情的案例库,如自觉扫码登记、隐瞒行程被罚等,并且有正反案例,要求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用智慧课堂平台里的在线协作文档,来整理出自己搜集到的在疫情下,公民所履行的义务。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展示,用智慧课堂的弹幕评论来进行相互补充,用智慧课堂的实时投票的方式进行统计同学们对于疫情期间,是否应该在家中实施隔离,是否会对人们的自由造成限制的观点,引起同学们的讨论。在下课之后要求同学们将自己身边,看到过的,自己在疫情过程中所履行的相关义务的案例或者是在生活中别人所履行的一些义务的事情,以一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整个过程中,智慧课堂工具使小组内同学间的交流协作更加迅速,同学们观点之间的碰撞更频繁,学生不仅仅能够学习到“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等基本义务。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出履行义务也是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同时也是保障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也符合了教材中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点。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由此诞生。当前,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并被广大教师接受。智慧课堂不仅仅是把技术简单的加在一起,而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技术要和教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使初中道德法治课程产生新的活力。它主要体现在激活学生主体性、提高教育功效上,情境化场景以及互动探究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用好智慧课堂工具,把道德法治抽象的知识变作具体,让学生学而有用,明辨是非,在学习当中守正道,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艳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智慧课堂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5,(06):201-204.

[2]段代强.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策略[J].天津教育,2025,(09):48-50.

[3]党一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智慧课堂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19):206-2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