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路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分层递进;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路径
正文
初中数学的知识点严密,有逻辑性、连贯性,每一单元都既是独立的,又和其他部分相互关联。传统单元复习课常常陷入“知识点重复+习题刷题”模式,忽视了学生认知的差异性和发展性,造成了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复习效率低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课堂更注重学生的认知动态发展,学习进阶的理念正好符合这一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分为多个层次,为单元复习课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探究科学的课堂教学路径,使得学习进阶真正服务于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融入学习进阶的核心价值
(一)弥合知识断层,构建系统化认知体系
学习数学就是一种递进的进程,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环节。学习了单元以后,学生在单个知识点上掌握得较好,但是却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模糊不清,存在知识断层。学好“基于学习进阶的单元复习课”,不是简单重复内容,是以知识逻辑相关联为线索。按学生认知进阶规律串起来,把散落在各处的知识点穿珠连线、织成一张网,理出知识的发生脉络及延长方向。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别性,补全连接点,构建起结构化、体系化的数学认知系统,为之后学习更高阶的知识做好准备[1]。
(二)契合认知规律,提升复习课教学效能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换,所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阶段感。传统复习课“一刀切”式教学不能满足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成绩好的觉得内容无聊、学不下去,后进的跟不上步伐产生厌学情绪。学习进阶理念认为依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划分合理的进阶层级,设计阶梯化的复习内容和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处在“跳一跳,能摘到”的状态。既可以巩固后进生的基础,也可以拓展优等生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复习课的效率[2]。
二、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
(一)分层拆解知识,搭建进阶式复习框架
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单元知识进行分层、递进,形成一个清晰复习框架,这是学习进阶的核心。每个层次设定好相应的学习要求及对应的知识点,并且低层次是高层次的基础,高层次又是低层次的深化。分层次复习可以让学生逐步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从而认知能力稳步提升,避免学习困惑[3]。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实数”单元复习课中,把知识分成三个进阶层级。第一层级“概念认知层次”,目的是理解实数有关的基础概念,复习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和表示法,用概念辨析题(比如判断“负数有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巩固概念。第二层级“运算掌握层”,目标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复习实数的分类,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用计算题来提高准确度。第三级“综合应用层”便是尝试应用实数解题的目的就是用实数知识解决问题,复习用实数表示几何图形里的边长,以及表示面积,比如正方形面积的求边长。再就是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题的解答,比如正方体容积是27立方米,算算正方体的棱长,由“会算”到“会用”的跨越。
(二)设计梯度任务,驱动认知能力进阶
任务作为知识到能力之间的桥梁,单元复习课应该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梯度任务,基于学习进阶的单元复习课。基础型任务,重在知识记忆回扣,夯实基础。应用型任务,重在知识活学活用,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扩展型任务,重在知识延伸,迁移,发展创新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经过梯度任务促使,学生可以在一直应对并达成成功时,认知可以螺旋式上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旋转”单元复习课中,设计三个梯度任务。第一梯度基础回顾任务,让学生画一个思维导图,将旋转的有关概念与性质整理出来(旋转的有关定义以及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之间形成的角度与旋转角相等性质),并判别这组图形的改变是否构成旋转,加深学生对核心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第二梯度“应用提高任务”,完成两道几何题,第一题△ABC绕点O旋转60°得到△A'B'C',若OA=3,求AA'的长度。第二题利用旋转作图,将四边形ABC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在解题过程中总结旋转作图的步骤以及性质应用方法。第三梯度“拓展创新任务”,围绕景区要设计一个旋转对称的花坛,要求由两个全等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绕花坛中心旋转180°后与自身重合,且正方形边长为2米,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画出花坛设计图并计算花坛总面积(综合运用旋转性质、三角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做到从“会用”到“会创”的进阶。
结语
学习进阶理论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反思与实践,进而实现知识、技能和思维水平的逐步提升。将学习进阶理论应用于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中,可以为单元复习课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学习进阶为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注入新的生机,其核心价值就是将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中心,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复习方案,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分层拆解知识、设计梯度任务等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夯实基础、突破能力瓶颈,实现认知水平的稳步提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复习中自主梳理知识、主动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模块的知识特点,灵活调整进阶途径以及教学方法。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反应和疑惑,及时改进教学的细节,使学习进阶的理念真正在学生心中扎下根。
参考文献:
[1]韦小兵.学习进阶理论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5,(12):71-73.
[2]顾大权.学习进阶视域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实践——以“勾股定理”作业设计为例[J].数学教学研究,2025,44(03):38-42.
[3]孙志兵.学习进阶理论下初中数学课本习题结构化设计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5,(11):8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