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关键词
图书馆;座位预约;双语系统;藏汉双语
正文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对空间资源的管理、利用和开发现有空间资源是每个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其中,座位预约功能是图书馆智能化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图书馆合理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途径。从图书馆读者服务角度来看,座位预约系统不仅能够合理分配座位资源、提升利用率,同时对提升读者服务体验和个性化服务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藏汉双语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和合理利用图书馆空间,消除数字鸿沟提升民族地区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具有长远影响。
目前在西藏、青海、云南、甘肃和四川等地区常住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和纳西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普遍使用藏汉双语语言文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在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然而目前西藏为主的民族地区图书馆尚未开发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藏汉双语座位预约功能尚未实现,但读者对数字化阅读和智能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设计一套能够通过PC端和移动端提供藏汉双语座位预约服务系统是图书馆智能化服务不可缺少工作之一[3],同时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在民族地区提供藏汉双语服务也是图书馆服务重要工作,因此,本人通过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设计与实现,从而助推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和智能化服务功能,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藏汉双语座位预约服务系统。
1 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设计需求及政策依据
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属于服务类系统,系统服务范围、使用群体和用户体验感等读者日常阅读生活关联密切,从用户分类来看大致可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两类。其中普通用户又分为已注册用户和未注册用户,管理员分为超级管理员和栏目管理员,根据用户分类实现不同功能。从系统需求来看我国藏族人口约700万人,其中居住在西藏的藏族人口为290多万人,占西藏总人口的91%以上,同样西藏为例1个自治区图书馆、7个地市图书馆、74个县图书室和697乡镇图书室均有使用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的需求。并且每年的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各类职业技能类考试前期图书馆座位资源十分紧缺,因此,开发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是图书馆优化座位资源分配与利用,提升空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图书馆日常业务工作智能化重要模式。从系统功能来看系统应具备前端藏汉双语展示、系统后端藏汉双语信息管理、存储数据、调用数据、修改数据和统计数据与分析数据等功能。普通用户需要进行账号注册、登录、选择位置、座位预约、取消预约、查看预约记录等操作,管理员则需要根据权限级别管理普通用户信息、审核预约信息、查看座位信息、座位分布图管理、统计座位预约情况、处理违规记录、发送提示信息、编辑发布公告等实现座位预约系统藏汉双语多终端访问功能[9]。
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系统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二级以上要求,开发时使用规范编码和标准,确保代码安全,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对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和对管理员的权限分级管理确保系统安全,检测系统漏洞、定期需求漏洞,并借助网络安全软硬件设备,记录关键操作日志,实现后期追溯和取证。系统采用SSL/TLS、IPSec等协议对网络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提升系统安全运行能力。系统需要能够支持高并发访问,保证在高峰时段仍能稳定运行;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用户数据;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易于操作;系统架构应便于后续功能扩展和维护。
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设计与实现有着充足的政策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第五条 国务院根据公民基本文化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并调整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结合当地实际需求、财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制定并调整本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
第三十三条 国家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基层网络服务共建共享。
国家支持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推动利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网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7]。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七条 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第三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特点的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等为分馆或者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实现通借通还,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总馆应当加强对分馆和基层服务点的业务指导。第四十条 国家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网络,支持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和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究,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 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衡发展,坚持“一县一策”,推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查漏补 缺,进一步完善设施网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宗旨,以培育“五个认同”为目标,着眼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在民族地区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双语”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和扶持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等具备充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依据。
2 双语座位预约系统设计
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采用前段应用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层、数据采集展示统计层和后端管理层。前段应用层处理用户界面、用户注册登录、查看座位分布图、查询预约状态,实现藏汉双语切换,身份验证与授权和查看公告等展示和交互等功能的实现。
业务逻辑层根据馆内座位分布图、座位预约规则、座位预约流程、预约违纪处理方式等结合馆内空间特性、座位使用需求处理核心业务规则和流程。
数据处理层主要对实体数据包括用户(User)、座位(Seat)、预约记录(Reservation)、公告(Announcement)、违规记录表 (Violation)、座位分布图 (Seating chart )、公告(Announcement)等数据进行处理,读取用户注册信息、座位分布图信息、藏汉双语翻译信息、系统日志等数据,根据业务功能需求进行处理、存储、调用、记录、读取等处理,确保数据处理的可靠性、持久性,并实现精准检索、模糊检索和关键字检索等利用MySQL数据库设计,实现系统中前后端数据关联、查询和管理等工作。
数据采集统计层主要采集系统日志、用户注册、预约、违纪、推出登录、检索查询和座位使用情况,座位占用时间等进行采集分析和统计,并按照日期、月份和年份进行梳理、对比、导出和展示等工作。
后端管理层主要对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的后端管理功能,对系统管理员进行分级管理、分配角色、分配栏目和权限设置,对系统的前端展示管理、栏目模块的增删管理,座位预约数据审核与管理、编辑并发布等实现所有后台管理工作。
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座位预约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藏汉双语模块和数据展示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处理用户注册、身份验证、登录、信息修改、推出登录、注销登录等业务。座位预约管理模块处理座位分布图管理、自动办理座位预约、取消预约、到点签到和预约状态管理、预约违纪处理等业务。信息管理模块编辑公告内容、审核、发布与展示等信息公告相关业务。藏汉双语模块处理整个系统藏汉双语栏目名称、藏汉双语分布图展示、藏汉双语信息检索、藏汉双语界面切换与展示等业务。
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设计与实现中注重通用接口、通用功能模块的使用,预留系统扩展空间,为今后对接其它系统和扩展蓝牙导航、3D导航、空间预约等功能预留标准接口与规范代码[10],同时编写完成的系统使用手册、管理手册和运维手册,收集整理完整的系统设计、开发和实现相关文档,源代码,为今后系统应用、运维和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文档保障。
3 藏汉双语系统实现
藏汉双语系统实现首先要按照ISO/IEC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中的藏文编码国际标准和(GB16959-1997)《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藏文编码国家标准为基础开发系统藏文处理功能、藏文检索和界面展示功能,同时设计前后端界面的汉文版,邀请专业藏汉翻译人员进行翻译、审校等方式确保翻译内容准确无误,同时由于汉文和藏文字符长度和字体大小均不同需要在字符数量限制和展示界面切换时显示效果等需要进行调整,确保双语双语界面展示效果。并且按照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习俗、阅读习惯和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3],充分考虑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功能设计、栏目设置和主要使用终端的选择等进行提前分析,作为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重要参考标准,确保系统建成后具有较大使用量和使用效果。
藏汉双语系统后端采用Spring Boot框架实现,使用Spring Security处理用户认证与授权流程,用MyBatis实现数据持久化、Redis:缓存热点数据,提高系统性能,通过Quartz:定时任务,处理预约超时等场景[1]。
前端使用Vue.js框架开发实现响应式设计,适配不同设备终端,通过组件化开发,提高代码复用性、通过获取ssl证书、安装证书实现https访问。
4 藏汉双语系统测试与应用
藏汉双语系统测试通过模块性能测试、 系统并发数测试、系统响应速度测试、浏览器兼容度测试、常用终端设备兼容度测试,系统压力测试和系统漏洞扫描等方式对系统开进行全面测试,根据系统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1]。
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在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部署试运行后,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再次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开发完成正式部署后能提高座位管理效率,优化座位资源利用率,避免座位纠纷,提高用户座位选择效果,藏汉双语功能提高图书馆在民族地区阅读社会效益[8]。
5 结语
本文设计实现的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建设,有效解决多民族地区图书馆座位管理等图书馆空间资源利用问题,提高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多语种服务效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书香直达基层等具有推动作用,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借鉴国内已有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采用主流技术栈实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今后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座位分配、利用蓝牙导航、3D导航等功能优化座位分布导览功能,增加无障碍功能、藏汉双语语音提示,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用户日常选座习惯,精准推荐座位位置。同时图书馆内定制具有扫码解锁功能和超时提醒功能,优化座位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提高藏汉双语系统的使用率和体验感。在藏汉双语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英语和五大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让各族群众更加方便地使用该系统。以藏汉双语座位预约系统为基础,扩展研讨室、静音仓、自习室等图书馆其它空间资源预约服务,全方位提升图书馆空间资源管理与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博、戚彬,《系统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1-01
[2] 杨明,《基于 Bootstrap 框架的高校图书馆座位预约网页设计》中国知网信息记录材料 2025 年 6 月 第 26 卷第 6 期
[3] 胡锦楠1,孙 慧,《基于 Android 的图书馆预约服务系统》智能计算机与应用,第6卷第6期
[4] 张柯 ,《高校图书馆空间预约服务影响因素研究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2022年6月第12期 总第502期
[5]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9-3-4
[6] 钟海燕 ,《浅析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未来发展趋势 》青春岁月 2013 12月下
[7] 刘刚、吴政,《文化共享工程记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4.11
[8] 钟海燕 ,《浅析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未来发展趋势》青春岁月,2013年12月下
[9] 朱朝凤 ,《图书馆信息系统伦理构建研究》 图书馆学期刊,2021年第7期
[10] 智慧图书馆探索与实践编委会,《智慧图书馆探索与实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9
[11] 任巨凤 ,《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策略探究》 图 书 馆 工 作 与 研 究 ,2023(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