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安源源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坪场镇中学 554103

摘要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融入生活又让它更有活力,并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其应用性。新课标下初中数学面临教学目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和教学过程等问题,也面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都不强的问题。


关键词

生活教育;初中数学

正文


一、生活教育理论和初中数学问题教学的联系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念源自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首倡把生活教育理念融入课堂,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此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2.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和教学过程等情况下,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都普遍不强。因此,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实现数学的应用性教学目标呢?如何引导学生实施主动观测、猜想、检验的学习方式呢?如何组织学生挖掘、收集和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以及如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呢?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用中学、思中学”的教学过程呢?

3. 生活化情境和初中数学问题教学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融入生活也让数学更有活力。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初中数学教师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把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入课堂,以此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设计数学模型,从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性,达成数学应用性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主要涉及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情境,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策略,在于通过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也在于通过生活问题的数学化促进学生体会“用中学、思中学”的教学过程,发展学科素养,达成初中数学应用性的教学目标。

1. 通过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初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创设班级秋季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的情境,开展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

首先,创设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挖掘、分析班级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的生活情境,初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班级生活中的比赛场次设置问题。

1:假设班级一共有40名学生,全班男同学都参与秋季乒乓球男单比赛,全班女同学都参加羽毛球女双比赛。其中,班长设置了10场乒乓球男单比赛,5场羽毛球女双比赛。从数量上考量,班长设计的班级秋季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方案是否可行呢?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创设了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生活化数学问题调动学生解决上述比赛场次设置问题的积极性,也激起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化数学问题的欲望。

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检验学习方式。二元一次方程本质上是创设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两个未知变量和两个已知变量之间的等式关系,并借助变量之间的等式关系解答未知变量。假设两个未知变量——班级秋季乒乓球男单比赛场次、羽毛球女双比赛场次分别为和,已知变量——男单乒乓球比赛每场次的男生人数为2人,女双羽毛球比赛每场次的女生人数为4人,根据上述假设的两个未知变量和已知变量,教师可以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然后,引导学生将乒乓球男单比赛场次,羽毛球女双比赛场次分别代入二元一次方程后发现:方程的左边等于右边。从而,检验了班长设置的上述班级秋季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方案是可行的。

最后,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数学问题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领会生活情境中数量关系测度模型的方程思维,体会“做中学、用中学”的教学过程,体现初中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的教育价值。

2. 通过生活问题的数学化促进学生发展学科素养

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数学化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初中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观测生活,挖掘、分析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生活问题中体会数学应用价值,锻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教师创设小华本周日去Z数字国际影院(H店)观看电影CJH的家庭生活情境,以开展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二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生活化教学。

首先,挖掘生活情境中的数学化问题。通过挖掘、分析小华本周日去Z数字国际影院(H店)观看电影CJH的家庭生活情境,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华出发时间的设置问题。

2:假设小华从家到Z数字国际影院(H店)的路长为25公里,本周日电影CJH的上映时间为1620,小华骑变速自行车的时速为20公里。其中,小华计划1450从家出发。从时间上考量,小华设置的出发时间是否可行呢?我们帮助小华计算一下什么时间出发才不会迟到?

由此,教师创设了生活化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不仅深入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了生活情境中的出发时间问题。

其次,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检验的学习方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本质上是创设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一个未知变量和已知变量之间的不等量关系,并借助变量之间的不等式关系解答未知变量的范围。

假设小华从家到Z数字国际影院(H店)的出发时点是根据上述假设的未知变量和三个已知变量——从小华家到Z数字国际影院(H店)的路长为25公里、小华骑变速自行车的时速为20公里、电影CJH的上映时间为1620,教师创设一元一次不等式,引导学生将小华从家出发的时点代入一元一次不等式后,发现不等式的左边大于右边,从而检验了小华计划的出发时间设置是可行的。并且经过计算,小华至少需要1.25小时才能到影院,也就是小华需要1505出发才不会迟到。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思维解决日常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并从中让学生领会了“做中学、思中学”的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发展数学学科素养,达成了初中数学应用性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师组织学生挖掘、分析生活化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问题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还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方式,从中体会“用中学、思中学”的教学过程,达成数学的应用性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勇.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几种构建策略[J].中学数学,2021(16):92-93.

[2] 张德辉.浅析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建构[J].新课程研究,2020(5):79-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