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秦敬芬

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唐乔初级中学 565109

摘要

探究式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教师要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提升学生数学探究水平,进而构建更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有效地为学生日后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保证。本文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及特征,总结了具体的教学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正文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及特征

(一)问题性

提问往往预示着学习过程的开始,学生在学习期间会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掌握新的知识内容,并对其进行理解和内化,同步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提问可作为开展探究教学活动的着手点,也是该过程的关键环节。

(二)探究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其思考方式存在多样化的特点。不同个体选择的思考方式不同,即便同一个学生,也会形成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不同的观点。提出个性化的观点是实施探究教学的必经渠道,教师在组织探究教学活动时,也会遇到与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的情况,这种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对此,教师需科学引导,只要方向和方法得当,便不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本质的影响。而对教学规划产生影响也可作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特征。

(三)实践性

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期间,必然会通过自主实践活动完成,如学生自主模拟问题发生的环境,或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此期间,教师也需为学生提供更必要的引导与启发,这样不论从教师还是从学生方面来讲,探究教学形式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实践性特征。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完善探究教学模式

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运用探究教学方法需以构建合适的情境为基础,该种手段可明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但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开发性不足。从根本上讲,探究教学形式主要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部分。在此期间,探究教学手段渗透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需为学生构建合适的情境,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和思考,学生自主选择问题、提出相应的假设并进行验证,便作为整个思考的过程。教师需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在学生进行广泛交流后再对其进行指导。在总结和评价环节,教师只需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建议即可,随后便由学生自主完成评价过程,或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在总结环节,如果教师发现错误,可与学生共同追溯问题发生的根源,针对问题的关键进行解决,以此有效引导学生积累经验。

(二)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开展探究教学活动,需先形成良好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创建理想的客观条件,才能辅助学生自主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创造适合的学习氛围,需先解决客观环境的问题。教师要想形成开放性的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就要先拓展其思维的空间,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自由,也不能强迫学生按照教师既定的思路进行思考和探究,不然就会失去探究学习的意义,将探究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组织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构建新知识,从而理解新知识。

(三)激发意愿,启动思维

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并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输知识。因此,若想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便要考虑科学的探究形式,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主动调动思维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激发学生产生思维的自主意识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可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方式,如构建情境、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等。如在开展“三角形”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便可鼓励学生以探究的形式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等规律。教师可辅助学生构建一定的情境:设置一个三角形的花坛,为保护花朵,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位置订立木桩,此后用绳子围上。三人分别用绳子绑,让学生讨论绳子的长度能否顺利完成合围。

学生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调动思维能力,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思考问题,还可侧重运用当前的新知识和规律思考问题。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实践的形式进行情境再现,主动调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总结相应的思维方法。

(四)鼓励质疑,提倡争议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挖掘知识的内涵,还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技能,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即便学生未顺利获得探究的结果,也不意味着探究活动的失败。通常只要学生真正调动思考的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探究,真正参与思维活动,便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产生意见分歧或争论不休的情况,不但不应制止学生的思想交流,还应鼓励学生进行争论,不能以出现分歧便对学生进行指导,而要让学生自主调节,解决问题。这对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探究和学习能力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对其思维意识的培养也极为有利。如在针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探讨时,教师便可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情境:给出学生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这样便可计算斜边的长度。而目前一个人只有直尺和绳子两种工具,如何画出直角。此后学生便可依据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部分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反向思维的方式总结思路,而部分学生会对其持否定的意见,小组中便会产生意见分歧。此时学生便会将判断的权力留给教师,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但教师此时不应直接给出学生意见,而是让学生充分探讨和争论,充分表达意见和想法,从而提升其思维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本文通过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探索了探究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对策。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地开展教学创新,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通过以上阐述,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J]. 张春莉,王艳芝.  教育科学研究. 2021(07)

[2]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究[J]. 李萍,张清年.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09)

[3]国内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研究述评[J]. 王茹.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