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法教学与社区实践活动的融合路径探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次仁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中学 8554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人教版道法教学与社区实践活动的融合路径。通过分析道法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社区实践活动的独特优势,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融合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道法教学;社区实践活动;融合路径

正文


引言

初中阶段的道法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而社区实践活动则是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将二者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道法教学的实效性,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融合路径。

一、道法教学的核心内容与目标

在初中人教版道法教学中,核心内容紧密围绕道德品质、法治观念、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以及社会和谐这五大方面展开,旨在全方位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

聚焦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涵盖尊重师长、关爱老人与儿童、孝敬父母、乐于助人的美德,以及热爱祖国、践行文明礼貌、坚守诚实守信、促进团结友善、关爱自然与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着重树立学生的法治意识,强调宪法与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教育学生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自然习惯。旨在增强学生的政治归属感与认同感,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激发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崇高志向。鼓励学生珍视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积极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深厚的文化根基与民族自豪感。倡导和谐发展的社会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提升个人素质修养,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道法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旨在通过系统的道法教育,使学生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确立坚定的法治信仰,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自信,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履行公民责任,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目标的达成,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社区实践活动的独特优势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社区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亲身感受道德规范的价值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融合路径探索

挖掘社区实践活动中的道法教育资源

社区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道法教育资源,学校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将其融入道法教学中。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义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和奉献精神。同时,可以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等校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团体协作、组织管理等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将道法教学融入社区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

道法教学应贯穿于社区实践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道法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学校的环境整治活动中,可以安排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清洁、美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道德教育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探讨道德难题,学会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操。

制定专门的道法教育实践活动项目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道法教育实践活动项目,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好·好”行动,号召全体师生爱护公共设施、遵守校规校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市民;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阳光健康”活动,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团结友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出行”活动,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公德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道德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将学生的道德品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学校可以将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纳入到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中,通过社区实践活动的表现来体现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可以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的评比、评选活动,给予优秀的学生一定的荣誉和奖励,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和投身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社区实践活动形式

为了更好地融合道法教学与社区实践活动,需要不断创新社区实践活动的形式。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活动,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培育民族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形中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同时,可以组织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福利院公益活动、“我爱家乡”摄影比赛、为灾区捐款活动、为整治本市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走街头、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等,通过多样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担负社会公民的责任感,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四、案例分析

社区墙绘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墙绘活动,通过绘制壁画、浮雕等艺术形式,美化社区环境,同时传播道德观念和法治理念。例如,在上海某社区的滨水空间主题墙绘项目中,学生团队绘制了以水乡大都市的市井生活故事为主题的墙绘作品,既美化了社区环境,又表达了在地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寓意。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敬老院慰问、环保宣传、法律援助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培养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某社区的敬老院慰问活动中,学生们为老人们表演了节目、陪伴聊天、打扫房间等,赢得了老人们的赞誉和感谢。

模拟法庭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模拟庭审过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例如,在某次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交流,深入了解了法律程序和法治精神。

结论

初中人教版道法教学与社区实践活动的融合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学活动。通过充分挖掘社区实践活动中的道法教育资源、将道法教学融入社区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制定专门的道法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将学生的道德品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社区实践活动形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二者的融合。这一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庄秋霞. 信息技术与初中道法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效能探究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 (04): 82-83.

[2]康永权.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教学策略 [J]. 文理导航(上旬), 2024, (03): 67-69.

[3]李亮亮.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法课中的应用 [J]. 文理导航(上旬), 2023, (04): 70-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