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双减”理念;实践教育;良好价值观念
正文
一、“双减”理念下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为顺应社会发展和促使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之需要,在教育事业中我们逐渐深入的认识到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和弊端。进而提出了“双减”理念(即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理念有助于扭转学生被动被迫学习之现状,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体会学习乐趣;同时减轻学生的沉重课业负担,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在青少年最关键的发育时期正常健康成长。“双减”理念对于青少年成长、人才培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具体课程领域,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立德树人,塑造良好道德品格和法治观念的关键所在。为弘扬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的事业培养更多正直良好的公民和人才,在“双减”理念驱动下推进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势在必行。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目前的道德与法治作业受到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小学课程当中,道德与法治的整体课时较短,作业内容匮乏,并且作业的布置和检查都较为粗略。没有像传统的知识学科,如语文、数学一样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注意。无论是从老师课堂的讲授、课下作业的布置和安排、作业的检查等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重视足问题。
其次,作业具体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并不是纯粹的课堂知识性教育,其更多的需要具体实践感知与理解。在作业的形式上,一味强调通过传统的“做作业”的方式来试图单纯的“获取”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这样的作业模式并不能起到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和正直价值观念的重要使命。反而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流于片面、表象,缺乏相应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此外,还存在作业内容负担重、枯燥乏味的情况。道德与法治作业有时内容庞杂,超过相应年龄孩子能够理解和承担的范围,造成严重的挫败感,甚至引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恶反感,过分的强调功利性和竞争性的作业设计,只会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引起他们对社会道德与法治的冷漠,而非起到相反的遵守、尊重、维护和支持的作用。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的设计完善方式建议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强调实践教育
在道德与法治的作业设计上,不应当完全依靠书面形式的课后作业,不能纯粹以知识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刻板单一的死记硬背,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在社会生活当中进行实践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可以通过开展遵纪守法——交通法规的学习,让学生在放学后在家长的保护和引领下同家附近的交警同志学习交通法规,以记日记或者笔记的形式提交现场的照片和书面的学习记录。也可以通过采访社区内的道德模范,同样通过拍摄照片和书面笔记的方式进行作业的完成和提交。还可以通过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做小义工的方式真切感受社会道德规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正能量。
(二)减轻课业负担,适应学生难度
道德与法治作业必须响应“双减”号召,在“双减”理念下进行作业内容、作业量的合理调控。不能超过小学每个阶段年龄孩子能够承担的范围,形成一种较大的学业压力或者负担。尤其是在小学前三年级阶段,要尽量做到“少形式,重实践”,同时实践作业的布置和开展也需要量力而行,不能违背学生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此外,老师在作业的监督上,在予以重视的同时,也必须减少过分施压和批评,保护、维护学生努力树立起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培育学生认可和遵守、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三)增加趣味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作业的设计上,要努力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和了解,主动的深入思考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如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作校园宣传手册或者小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做题——记忆”模式,通过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激发孩童“动”的天性,引起他们主动学习和了解的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开展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竞赛活动、展示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充分参与进来,发散自己的思维和头脑,以一种更灵活、具体、主动的方式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知识,而非单一、刻板的记忆。从而形成对道德与法治更为立体全面的了解和感知。
(四)作业分级设计,不同学龄不同要求
由于道德与法治学习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性学科,所以在很多实践性作业的安排上也需要适当合理注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需要在保障人身安全、身体健康的起码前提下,尊重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作业的布置。一二三年级更强调趣味性,参与性,不要增加太多的书面作业负担和评比性、竞争性指标;四五六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配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竞争性的要求,激发和鼓励同学们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良性竞争和相互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理念之下,传统的刻板单一化、负担沉重的道德与法治作业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需要通过丰富形式多样化,减轻课业负担,增加趣味作业,作业分级设计等多种方式,真正培养起小学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喜爱,并且努力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所在。
参考文献:
[1] 骆泽琴. “双减”政策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设计探究[J].考试周刊,2024(01):143-146.
[2] 陈月映.“双减”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2024(03):157-159.
张黎波 出生于1969年3月 女 汉族 陕西汉中西乡人 副高级教师 主要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