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教学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探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期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1. 符合英语学科特点
英语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英语的工具性特点,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该模式还关注英语的人文性,通过阅读英文原著、文学作品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
2. 提高教学效果
读写分离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发展不均衡。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则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为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而写作则能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通过分析和归纳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创意写作和批判性写作,学生可以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 读前预设
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巧妙地借助KWL表格这一教学工具,旨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KWL表格精心设计了“已知”(What I Know)、“想知”(What I Want to Know)和“学知”(What I Learned)三个核心环节。通过“已知”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阅读材料主题或相关话题的已有认知,这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还为新知识的输入搭建了桥梁。在“想知”环节,学生则被引导着思考并提出自己在阅读前希望探究的问题,这一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最后,“学知”部分虽待阅读后填写,但作为教师预设的一个学习目标,它为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期待,有所追求。通过KWL表格的巧妙运用,教师成功地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活动铺设了一条充满好奇与探索的道路。
2. 读中解构
在阅读活动深入进行的阶段,教师巧妙地运用“文本显微镜”分析法,仿佛为学生配备了一副洞察文本奥秘的眼镜,引导他们细致入微地探索文本的深层含义。这一分析法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更为他们日后的写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词汇网络是“文本显微镜”分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将文本中的关键词汇串联起来,构建起词汇间的联系网。这一步骤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词汇量,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为写作时精准选词、丰富表达提供了有力支持。
修辞图谱则是识别并分析文本中修辞手法的关键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识别出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分析这些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提升了文本鉴赏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在写作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逻辑标记则侧重于梳理文本的逻辑结构。教师指导学生识别主题句、支持句和结论句,理解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把握文本的整体框架。这一步骤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它帮助学生学会了如何构建清晰、连贯的论述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通过“文本显微镜”分析法的运用,教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为他们日后的写作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学生在深入剖析文本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为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读后迁移
在阅读活动圆满结束后,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阶梯式写作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的所学所得巧妙地迁移到写作实践中。这一环节不仅是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化,更是对他们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一次全面锻炼。
阶梯式写作任务精心规划了三个逐步递进的阶段:句子改写、段落仿写和自由创作。在句子改写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经典或具有特色的句子进行改写,旨在培养他们的语言敏感度和表达的多样性。学生们在保持原句意义不变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不同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结构,使改写后的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段落仿写阶段则要求学生选取阅读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段落,仔细分析其结构、语言和修辞手法,然后进行仿写。这一步骤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段落构建的技巧,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文本的表现力。通过仿写,学生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为日后的自由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自由创作阶段,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所得进行自由创作。这一环节不仅是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对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极大激发。学生们可以撰写读后感、评论、故事或诗歌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四、结语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论分析与教学实践,本文证明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为初中英语教育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构建"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 2024(5):566-568.
[2]李晶晶.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