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设计下的初中语文写作与阅读教学整合探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林祥

南京市金陵中学西善分校 210000

摘要

初中语文写作与阅读教学整合体现了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的教育理念,教师应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真正实现读写共生,创造新的教学形态。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从创设教学情境着手,精心布置读写学习任务,积极加强阅读教学,组织仿写教学活动,逐步优化写作训练,高度重视读写结合,在无缝衔接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认知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学习任务”设计;初中语文;写作与阅读;教学整合

正文


引言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学科教学模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新课改要求教师坚持任务驱动,结合学情优化设计学习任务,实现阅读和写作的完美融合。在组织开展整合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站在学生视角理性分析学生认知期待和思维习惯,高度重视读写共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优质文本,认真积累写作素材,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实现“以手写我心”。在全新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初步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写作和阅读技巧。

一、“学习任务”设计下的初中语文写作与阅读教学整合价值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学科素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旨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需要感知真实的语言情境,自主积累语言经验,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运用技巧和规律。在紧密融合阅读和写作时,教师结合学情设计多元学习任务,带领学生分析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内涵。在读写融合课堂中,学生能够快速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油然产生阅读和写作兴趣,语文核心素养逐步形成。

(二)有助于实现读学共生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局限于教材,教师按照课前预设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开展阅读练习及写作练习活动,阅读和写作存在较大的距离,学生难以实现读写融合。在基于学习任务整合阅读和写作后,这一问题有所缓解。教师立足于阅读和写作的逻辑关系优化设计多元学习任务,紧密融合阅读和写作[1]。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主旨内涵及核心思想,初中语文教学实现了读写共生。

(三)有助于创造教学新形态

任务驱动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有效整合写作与阅读,优化设计学习任务时,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推出历史舞台,初中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教学形态。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上心,能够顺利进入阅读和写作状态,出色地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

二、“学习任务”设计下的初中语文写作与阅读教学整合对策

(一)创设教学情境,布置读写学习任务

在有机整合写作与阅读时,初中语文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表现,分析学生认知期待和思维习惯,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对策,着力打造生本课堂,全面满足学生认知期待。其中情境教学符合初中生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实现化静为动,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并弥补学生在认知和理解能力上的不足。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要求创设教学情境,科学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身临其境自主感知。其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尤为关键,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足。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环境以及语文学习状态,有效统筹多个学习主题,积极整合核心知识点,组织开展进阶式读写融合教学活动,优化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指明学生学习思路及方向[2]。比如在组织开展“至爱之情”的读写整合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利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与父母的难忘经历。有的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教师则可以巧妙设置读写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深入感受作者对“母爱”细腻真实的描述,领悟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尝试抓住细节反复揣摩。很多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带着任务认真阅读。教师则可以再开展写作活动,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

(二)加强阅读教学,组织仿写教学活动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在整合阅读和写作时,教师应聚焦于阅读这一核心板块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阅读教学活动,将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指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合理仿写。其中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是前提,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以及思维习惯,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阅读的乐趣和奥秘[3]。比如在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为了让学生认真阅读四大名著,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布置多元任务,如“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反复品读自己感兴趣的片段并做好标记,逐步建立个人的素材库”,“结合自己对某一著作中某一人物的理解认真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多元任务提升学生阅读高度,培养学生积累意识。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仿写活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仿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典型的读写结合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组织开展《故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文本,感受文本悲凉沉郁的基调,开展“二十年后的家乡”主题写作活动,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的谋篇布局方式以及写作手法认真仿写,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模仿作者列举案例,逐步丰富作文内容。

(三)优化写作训练,高度重视读写结合

在确保学生初步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开展写作训练活动,创新写作训练模式,全面加强读写结合,确保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在读写结合时,教师首先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精心布置多元学习任务。比如在讲解《春》时,教师可以布置“品味文本优美词句,自主选定日常实物认真仿写”的任务,围绕写景抒情散文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细心观察和自由联想,详细记录自己观察的景物,模仿《春》的写作方法,在模仿的基础上实现大胆创新,通过写景抒发个人的真挚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小练笔活动,鼓励学生自主优化文章结构,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提升学生认知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学习任务有效整合写作与阅读时,初中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教学面貌。初中语文教师应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着手,理性分析阅读和写作的逻辑关系,将两者融为一体,优化设计进阶式学习任务,将其作为学生的学习支架,鼓励学生自主感知读写情境,出色完成阅读任务,深度参与写作训练,享受语文写作和阅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云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合策略探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1(12):0029-0030.

[2] 马春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大众文摘, 2023(46):0100-0102.

[3] 富诗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