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悦同行 共同成长——微信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运用
摘要
关键词
用爱育爱;共同成长;微信;幼儿园;家园共育;运用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共同营造以爱为核心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用爱育爱共同成长——微信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运用意义
(1)为家长和教师之间搭建了一座便捷的沟通桥梁
以往,家长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往往只能依赖于接送时的短暂交流或是定期的教师家访,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沟通的内容往往有限,无论是课程安排、活动通知还是学习心得,教师都可以通过微信群或者私信的方式及时推送给家长,比如孩子的进步、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针对孩子个性特点提出的教育建议,这种即时的、双向的沟通方式,不仅使得家园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增强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任,从而提高了家园共育的效果。
(2)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分享育儿经验和交流教育理念的平台
在过去,家长们之间的育儿交流往往局限于邻里之间或者亲朋好友之间的闲聊,这种交流方式不仅范围有限,而且往往缺乏深度和系统性,而现在,通过微信群或公众号,家长们可以轻松地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家长进行交流,他们可以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交流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建议,从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家长之间的友谊,也促进了家长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提升。
(3)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信心的平台
孩子们通常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尤其是在他们取得进步或者有所成就的时候,通过微信平台,幼儿可以展示自己的绘画、手工、音乐、语言等方面的才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和认可,这种展示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用爱育爱共同成长——微信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运用原则
(1)尊重与信任原则
尊重与信任原则是微信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运用的核心准则,这一原则强调在微信平台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保持对家长和教师主体地位的尊重,并深信他们具备专业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智慧。家长和教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他们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独特的视角,能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教师也应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计划,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尊重与信任的关系不仅能够增强家园之间的合作,还能够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
(2)及时与准确原则
及时与准确原则是确保微信在家园共育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在微信平台上,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家园共育相当重要,对于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教师应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孩子的成长变化,并通过微信向家长反馈,这种反馈应具体、详细,包括孩子在园的表现、进步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孩子的动态,及时、准确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增强家园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3)互动与共享原则
互动与共享原则是微信在家园共育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微信作为一个互动与共享的平台,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群或公众号,家长和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互动与共享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水平,还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4)隐私与保护原则
隐私与保护原则是教师在运用微信进行家园共育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在微信平台上,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家长和幼儿的隐私权益,家长和教师在分享信息时,应避免涉及孩子的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风险。
三、用爱育爱共同成长——微信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运用策略
(1)完善班级微信群的制度,做到有效管理
家园沟通从“以教师为沟通主体”变成“以幼儿和家长为沟通主体”,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园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发挥家委会的力量,参与制订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家园共育的班级微信群制度,邀请家委会成员或积极主动的家长协助教师做好班级微信群的管理。教师在家园沟通中常常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家长,如遇到强势的家长,不能一味地妥协,要理智对待,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依据自己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和判断,提出科学可行的育儿策略,以专业的视角跟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信任和认可。
(2)展开恰当的家园共育活动
在“爱祖国爱家乡——我是小导游”这一充满意义的活动中,教师发挥了微信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积极作用。活动初期,教师通过幼儿园公众号和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们发布了活动通知,详细介绍了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形式,并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3)科普专业的育儿知识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为家庭提供有关幼儿身心健康、社会情感、科学认知等方面的专业指导与建议,教师需要结合家长带娃的实际现状以及幼儿年龄特点,以多样化的方式向家长实时推送宣传相关的科学育儿知识,比如,不定期地开展微信线上育儿读书沙龙,可以帮助家长之间进行育儿思想碰撞,促进家长进一步理解孩子,从而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另外,在“童真创作 让爱飞扬”爱心义卖 活动中,教师制作微信二维码,让家长通过扫扫二维码就能看到幼儿在园手工制作过程的精彩瞬间,促进了家园沟通。
(4)坚持运用微信展开家园共育
适度与灵活是教师在运用微信进行家园共育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虽然微信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教师也不能过度依赖微信而忽视其他沟通方式。家长和教师在运用微信时,应保持适度性,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微信进行沟通。例如,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文艺汇演中,幼儿园通过投票小程序,让家长参与线上投票,高效地投出了“最受欢迎节目”,促进了家园互动,提高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总之,微信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已经深入渗透到家园共育的实践中,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架起了一座便捷的沟通桥梁。极大地提升了家园共育的效率和效果,使家长能更紧密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靓.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助推家园共育的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参考,2022(2):62-64.
[2]宋丽霞.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运用刍议[J].新课程,2021(27):225.
[3]党玉梅.微信平台在幼儿家园共育中的运用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为例[J].甘肃教育,2021(4):178-179.
[4]张园园.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运用[J].中外交流,2021,28(2):1107.
[5]李艳霞.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J].河南教育,2023(25):9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