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前期的幼儿活泼好动,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而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比其他发展阶段的个体都要高。研究显示,3至6岁的幼儿对环境具有特别广泛的接受性和极为强烈的依赖性,此时他们还不具备对周围环境的辨识能力,不能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和善恶。正是因为幼儿不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在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应该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一项长期和常态化的工作来抓,通过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创设安全教育环境、强化幼儿实践锻炼等途径来拓展幼儿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幼儿安全教育模式与机制,切实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唤醒幼儿的安全意识
环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当源于良好环境的塑造。通过安全教育环境来唤醒幼儿的安全意识包含两个不同的层面。
一是必须从施教者的角度出发,为幼儿感知安全问题、参与安全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制订具体的安全教育措施,营造人人重视幼儿安全的教育氛围。具体来说,幼儿园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幼儿园安全制度体系,让幼儿在与制度的接触中认识到安全问题的意义,发展对安全问题的基本认知。例如,幼儿园可以设置《幼儿园室外活动安全要求》《安全检查制度》《幼儿园接送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等安全制度,通过具体的要求和行为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这些制度不仅要有园所层面的,同时也要有班级层面的,要让幼儿时刻能感知安全教育的存在。另一方面要将对幼儿安全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上,通过教师的行为示范和亲身引导来帮助幼儿认识安全问题和辨识危险。
二是必须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安全教育元素,让幼儿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安全或者危险。此时,幼儿园可以开辟专门的安全教育宣传栏,通过图片、图画书、幼儿绘画或者各种音视频资料向幼儿展示各种安全问题。安全教育宣传栏的主题应该涵盖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饮食、交通、消防等,尤其是对于诸如触电、烫伤、溺水等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问题要进行重点宣传,以引起幼儿的注意。除了开辟专门的安全教育宣传栏之外,幼儿园还应该将安全教育体现在班级的主题墙的布置以及各种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有关安全方面的内容体现在班级的墙面上,这样可以让幼儿在近距离接触安全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安全。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安全教育环境,除了向幼儿全方位展示有关安全教育信息之外,还必须让幼儿参与到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来,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进行深度的思维加工,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意识和信念的一部分。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平安班级”“平安宝贝”等活动的评选来激发幼儿的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获奖班级和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且持续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幼儿有相应的意识和经验基础,同时也要求幼儿的身体达到相应的发展水平。在为幼儿创设相应的安全教育环境的基础上,幼儿园还应该通过构建专门的课程来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活动,这样方可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教育活动有多种形式,如专题讲座、参观体验、实践演练等。对学前儿童而言,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要把握好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经验水平,尽可能地通过形象化的展示或者亲身参与来切实发展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亦即要凸显安全教育活动的体验性和操作性。
教师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幼儿安全能力有直接关系。幼儿园可以多次举办安全意识讲座等,教师应重视幼儿安全教育;还可以通过以不同的题目进行安全自我救助和防止意外事件的培训,当出现危险来临时,加强教师的救援能力,降低学龄前幼儿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家园合作优化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外环境
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无法通过幼儿园单独来完成,而是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密切合作。一方面,幼儿园要联合家庭和社区对常见的幼儿安全问题进行调研、整理和归类,将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体系,形成全社会都重视幼儿安全的环境氛围。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要在家庭与社区的支持下尽可能地收集各种安全教育资源,为安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要进行分工,幼儿园可以向家长或社会宣传安全教育的理念和知识,在指导家长开展幼儿安全教育的同时,积极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进园开展专项安全教育活动,邀请诸如医生、消防员、警察等专业人员到幼儿园内与幼儿共同开展活动。家园合作共建的幼儿安全教育环境突破了时间和时空的限制,可以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幼儿园应该重视这一环境的创设与优化。
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教师要有一些交流技能,让家园合作更加愉快。首先,先决条件是教师对家长的尊敬,相互间的交流应以平等为原则。教师应该学会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教师还应在幼儿出现问题时,与其接触并告知其家长。教师应预先设定交流目标,要设身处地为家长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不能鼓励孩子随意冒险的同时,必须提高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教育一项重要内容,老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指导幼儿躲避危险,学会自保,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